鼾聲中蘊藏的危機:打呼嚕與高血壓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一個治病救人的耳鼻喉科醫生,副業呢,則是做點“不大正經”的科普,當一個知識的搬運工。因為這個科普,使得我在一眾親朋好友中間名聲大噪,紛紛忘記了我是一個耳鼻喉科醫生這一鐵打的事實,轉而認為我是一個無所不知的全科醫生:不管遇到什么問題,不管刮風下雨,白天黑夜,抓起電話就呼我。

這不,一個大哥又給我打電話了,“你們大夫現在看病也太不靠譜了,我這高血壓看了好幾家醫院,已經到了每天吃好幾種降壓藥的地步,怎么一點也沒見好?”

我心不在焉的聽著他的抱怨,眼前浮現出他那矮矮胖胖的形象,突然靈光一閃,問了一句:“你晚上睡覺打呼嚕嗎?”

他說:“打啊,有的時候還給我憋醒了。。。”

我很不厚道的笑了笑,說:“那你這高血壓控制不好可能跟這個打呼嚕有關。”

他“(ˉ▽ ̄~) 切~~”了一聲,說,“你丫靠不靠譜啊,這打呼嚕咋就跟高血壓扯上關系了。。。”

嗯,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疑問:打呼嚕,怎么就跟高血壓扯上關系了?

千真萬確啊,他們之間真就是有關系,而且關系扯的還十分密切。

打呼嚕,也叫打鼾,背后常常隱藏的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所謂的呼吸暫停,就是有的人在睡覺過程中,反復地出現短暫的呼吸減弱或停止,甚至于會被憋醒,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已經有不少研究證實,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與高血壓常常同時出現。

睡眠呼吸暫停對血壓的影響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但是,我認為大腦缺氧說法還是比較靠譜的。

清醒狀態下呼吸的時候,肌肉張力較強,舌頭的肌肉會收縮并支撐舌頭;睡眠狀態下,身體的肌肉松弛,同樣的,呼吸通道的肌肉也會松弛,又由于重力的關系,支撐軟顎、懸壅垂、舌根的肌肉往后墜,會壓縮呼吸道的空間,容易出現氣道阻塞或者狹窄,在呼吸氣流通過狹窄的氣道時,會引起懸雍垂(小舌頭)等結構的震動,而發出鼾聲,如果狹窄進一步加重,會使得進入肺里的氧氣量減少,從而導致血液中的氧氣含量迅速下降。

簡單的說,就是通氣的管道變窄了,吸進去的空氣少了,血液里的氧氣含量自然就低了。

血液里氧氣含量的不足會刺激血管和組織中對氧氣濃度敏感的感受器,這些感受器興奮后會向心血管系統發出信號,告訴它們:我這里的氧氣不夠用了,你得趕快給我多輸送血液,多提供氧氣。要不然,你們的腦袋和心臟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于是,為了保證頭腦清醒和心臟的正常運行,全身的血管收縮,從而增加頭部和心臟的血流供應,缺氧的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無形中隨著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了。

既然打呼嚕的危害這么大,就得好好關心一下:到底那些原因會引起這個打呼嚕——睡眠呼吸暫停,也好對癥下藥不是?

在這里面,肥胖是我們最為常見的一個病因,頸部脂肪組織會壓迫呼吸道,導致呼吸道狹窄,從而引起打鼾和呼吸暫停。除了肥胖外,下面一些情況也是引起呼吸暫停的元兇。

首先就是鼻部疾病。鼻腔是呼吸的門戶,這個位置發生狹窄就會引起鼻塞,病人會張口呼吸,直接導致打呼嚕甚至呼吸暫停。最常見引起呼吸暫停的病因是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

其次就是口腔與咽喉部疾病,這些疾病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還有些會跟肥胖重疊,這就加劇了睡眠呼吸暫停發生的機率。扁桃體肥大、懸雍垂肥大、口咽部腫瘤、腺樣體肥大可以在耳鼻喉科進行相應的手術治療,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其他的還包括:面部疾病,比如小下頜,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小下巴;頸部疾病比如短頸,也就是短脖子;代謝和內分泌疾病,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肢端肥大癥。神經系統疾病,會直接影響肌肉的控制能力。

這些原因都會使上氣道變窄;神經系統疾病還會導致睡覺時上氣道擴張肌張力降低、導致上氣道頻繁塌陷,從而加重睡眠呼吸暫停。

很多病人往往不覺得自己會有睡眠呼吸暫停,他們往往會說,睡著了的事情,我哪知道?

這確實是個問題,打呼嚕時往往病人自己并不一定有感覺。因此,去看醫生之前可以自查一下,有沒有以下的情況:首先就是肥胖,體重超標,如果再加上頸部粗短,那基本上沒跑;其次就是經常鼻塞,或者有其他影響鼻腔通氣的疾病;因為鼻塞,患者往往張口呼吸,晨起后會有咽干不適;由于睡眠質量差,白天萎靡不振,嗜睡;頑固性高血壓的患者往往在睡眠呼吸暫停的基礎上發生,有的人甚至服用過3種或以上抗高血壓藥物,但血壓仍然得不到滿意的控制,或隱匿性高血壓,晨起高血壓,或血壓變化呈夜間高的特點。

其次最好問問家人,讓家人觀察一下你睡覺時是不是打呼嚕,或者讓家屬陪著一起去。如果真有以上這些情況,建議你去醫院做一個呼吸睡眠監測,搞不好真的是這種無傷大雅的小問題,讓你的血壓居高不下。

當然,并不是每個打呼嚕的人都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有研究發現,在打呼嚕的人群中,男性發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危險要遠高于女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高血壓這兩種疾病往往共同存在,使諸如腦卒中和心臟病發作等嚴重的并發癥的風險大大增加,在睡夢中猝死的患者也屢見不鮮。

已有研究發現,對于有些病人,合理的治療睡眠呼吸暫停,可以有效地緩解高血壓。

打呼嚕的病人的治療要根據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治療,治療方法的選擇是決定治療效果最重要的因素,所以需要在詳細的檢查評估的基礎上由醫生做出專業的判斷。但是,我們自己也需要選擇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配合醫生的治療。

首先就是要減肥:肥胖是引起咽部狹窄的因素之一。減肥可以縮小氣道阻塞的程度。其次要戒煙酒:煙可以刺激咽部和氣管,引起呼吸道的水腫狹窄,酒精有麻醉作用,可以使肌肉松弛,舌根后墜,從而加重阻塞,增加睡眠中猝死的風險。此外睡前不服鎮靜安眠藥、側臥睡等都對打鼾都有一定的好處。

你看,看似平常的幾聲呼嚕還能有這么多的危害,是不是也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來源: 作品征集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