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過半,無論是少年兒童還是大朋友都可能發現自己眼睛開始不舒服——畢竟有看不完的動畫片,玩不完的游戲,刷不完的手機……為了提醒和幫助大家,尤其是還未開學的學子們保護好眼睛,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希望我們放假了,不用讓眼睛繼續“加班”。
中小學生防近視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寒假期間學業相對輕松,但近視防控卻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對那些已經近視的孩子,如果不注意,近視度數不但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會加深,接下來就詳細說說注意事項。
首先,盡量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假期期間孩子更容易接觸到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除了引發或加重近視,還會帶來眼部不適。因此,建議每天電子產品使用不超過1小時,使用時應注意屏幕大小和亮度適中,同時遵循“20-20-20”原則,即每看20分鐘電子屏幕,至少向20英尺(約6米)外的環境注視20秒。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其次,良好的閱讀習慣在任何時候都是必不可少的。閱讀時保持正確的坐姿,眼睛與書本保持適當距離(約33厘米);減少連續近距離用眼的時間。這里也可以參照20-20-20原則——最好每20分鐘后建議休息遠眺20英尺(約6米)外至少20秒,連續閱讀最長別超過40分鐘,并確保閱讀環境的光線充足,避免過強或過弱的光線;這些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有效預防近視的前提。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也非常重要。研究表明,每天戶外兩小時是預防近視的有效方法。戶外活動可以促進視網膜釋放多巴胺,有助于抑制眼軸的增長,從而預防近視的發生和發展。此外,自然光線的變化以及不同距離的用眼切換要求眼部肌肉不斷進行調節,這也有助于近視的防控。
由于光照強度是關鍵因素,為了確保戶外活動的效果,建議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進行,盡量選擇在上午10點之前或下午4點之后的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這些時段的光線強度較為適宜。假期期間,孩子的時間安排相對自由,每天至少進行2小時的戶外活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也有助于眼睛的健康。當然,戶外活動時也需要保護眼睛,咱們接下來就說說。
雪中玩樂防“雪盲”
前文說了戶外活動對預防近視大有益處,不過也有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對于南方的游客來說,去北方看雪景,玩冰雪項目是旅游的一大選擇。但出行之前需要了解一種與雪相關的眼部疾病并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這種疾病叫做電光性眼炎,俗稱“雪盲癥”,是由于眼睛暴露在強烈的紫外線下,特別是在雪地環境中,紫外線反射所致的角膜、結膜上皮的損傷。
這種疾病一般在接觸紫外線6-8小時后發生,患者表現為強烈的眼部疼痛、流淚、睜眼困難、眼瞼及結膜紅腫、視物模糊等癥狀;自然情況下等角膜及結膜上皮自行修復后癥狀逐漸緩解。
因此,玩雪的游客們在出行前要備好防護眼鏡或面罩,在雪地活動中,務必佩戴具有紫外線防護功能的眼鏡或面罩,以阻擋紫外線和雪地反射的強光,從而減少“雪盲癥”的發生。
追劇時間別太長
到了寒假,許多孩子會開啟“追劇”模式,也就是不分晝夜,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長時間的使用電子產品不僅要小心會引起和加重近視,且需警惕干眼、視疲勞甚至青光眼的發生。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我們的眨眼頻率會不自主的下降,同時,電子產品的藍光刺激、生物節律的變化以及睡眠時間的減少都會引起并加重干眼。除此之外,長時間視近還會引起視疲勞的癥狀,尤其是對于45歲以上中老年人群,因為眼睛自身調節能力的下降,更容易出現視疲勞的癥狀。
更有甚者,此類人群中有人因為長時間在昏暗的環境下用眼,導致瞳孔散大,從而阻塞狹窄的房角,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發作。因此,假期“追劇”模式不可取。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無論是對于“上學族”,還是“上班族”都很有必要。
護眼也要吃健康
節日期間,親朋好友聚會,避免不了一些油膩、刺激性的食物,如果不加以控制,再有熬夜、經常揉眼等一些生活習慣,就有可能會引發瞼板腺炎的發生,俗稱“麥粒腫”,
表現為眼瞼的紅、腫、痛的癥狀。同時,節日期間也不要“貪杯”,醉酒不僅傷身,少數人發生醉酒后,因為長時間的眼瞼閉合不全,還會導致暴露性角膜炎的發生。因此,保持健康合理的飲食對于我們的眼睛也很重要。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最后,對孩子來說也別忘了定期視力檢查。寒假期間,也是大多數家長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視力檢查的時機。如果發現孩子出現湊近視物、瞇眼等癥狀,更要積極就診,及時發現視力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做到“亡羊補牢”。
總之,寒假期間,不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要加強眼睛的防護意識,讓我們的眼睛也過一個健康、放松的假期。
策劃制作
作者丨賈長凱 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
審核丨劉剛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眼科副主任醫師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