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到,如今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越來越多了? 吃的、用的、穿的,好像都離不開塑料包裝。但你知道嗎?這些塑料在降解和生產過程中,會破碎為很小的顆粒,形成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稱為“微塑料”。隨著塑料使用量的劇增,微塑料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環境,甚至通過空氣、土壤和水進入人體,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威脅。

生活中,有哪些密切接觸微塑料的場景?

(1)日常生活用品如洗發水、沐浴露和化妝品中常含有微塑料顆粒,用于清潔或拋光效果。

(2)塑料包裝材料也是微塑料的重要來源,尤其是食品和飲料包裝。

(3)袋泡茶茶包,通常茶包使用的包裝材料包括尼龍、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纖維,這些材料在熱水浸泡時會釋放微塑料顆粒,進而被人體攝入,可能會干擾體內的激素平衡和影響脂肪沉積和能量代謝。

(4)熱的外帶飲品,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曾發現,在普通外帶咖啡杯中放一杯100℃的水,靜置20分鐘后,每升水中能檢測到萬億個塑料納米顆粒,也就是說,喝一杯500 mL的熱咖啡或熱奶茶,可能有上千億個塑料納米顆粒進入體內。

(5)微波加熱塑料容器,與冷藏或室溫儲存等其他方式相比,微波加熱會導致塑料容器和可重復使用食品袋向食品中釋放出更多的微塑料,3分鐘的微波加熱,可能使餐盒釋放出20億微塑料顆粒。

近年有醫學和環境科學相關研究發現,微塑料在人體器官中具有積累現象。這些微小的塑料顆粒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不同尺寸大小的微塑料可分布在相應組織、臟器、血管中。

毫米級微塑料滯留于血管、組織內,納米級則可直接透過細胞的生物膜,進入細胞器甚至更加細小的超微結構。關于微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目前的研究仍在進行之中,但已有部分證據表明,微塑料可能對人體造成一系列健康問題。

微塑料對肝病患者有影響嗎?

(1)增加肝硬化患者抑郁癥風險,《環境污染》雜志曾發文章表示,肝硬化患者微塑料攝入過多較普通人更容易患抑郁癥。

(2)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等患者,疊加微塑料因素會進一步改變氨、葡萄糖和乳酸等的代謝過程,并加劇神經炎癥和血腦屏障的破壞。

體內85%的氨通過門靜脈進入肝臟進行代謝,并通過腎臟和腸道排出體外。氨的代謝物之一谷氨酰胺可誘導星形膠質細胞高血壓,導致細胞腫脹、神經元損傷和腦水腫。因此,肝臟疾病產生的代謝物會通過血液循環作用于大腦,造成腦組織損傷。

(3)加劇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的認知功能障礙,在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過量的微塑料累積加劇脂質代謝紊亂、認知功能障礙和腦容量減少。

(4)可能會造成膽汁淤積。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科學研究中心近年建立了一個小鼠模型,通過連續灌胃30天發現,微塑料可積累在肝臟組織并導致損傷。研究發現微塑料在肝臟中通過調節膽酸合成和外排相關基因的表達,導致膽汁淤積。

微塑料還會對身體產生其他傷害

(1)呼吸道:空氣中的微塑料顆粒可通過呼吸進入人體,積累在肺部和呼吸道,從而引發呼吸系統相關的健康問題。

(2)消化系統:食物和飲用水中的微塑料通過消化系統進入人體,在腸道積累。肝臟和腎臟作為人體的主要解毒與排泄器官,微塑料可能在此富積,影響其正常功能。

(3)心血管:一些納米級的微塑料顆粒可通過血液循環遍布全身,并在血管內壁積聚,導致血管炎癥、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可因此加劇動脈硬化進程和心臟病、中風等風險。

(4)神經系統:微塑料中的化學物質可影響神經元的生長和發育,進而干擾其功能。

(5)內分泌系統:微塑料可模擬和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的激素活動,如模擬雌激素的活性,影響生殖系統的發育和功能,導致甲狀腺素失衡而影響甲狀腺功能。

(6)免疫系統:微塑料可通過炎癥反應途徑導致免疫系統的過度激活,出現過敏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微塑料中的化學物質還可能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降低人體對疾病和感染的抵抗力。

總之,之所以說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是潛在性的,是因為目前國內外對其在生物體的研究雖然很多、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但在人體,尤其是微塑料與人類臨床疾病的內在關聯,目前尚缺乏有深度的臨床數據,即便有個別研究也僅局限于小樣本的膚淺描述層面,確切毒性及對機體的長期負面作用是否存在尚不得而知。

迄今已有的研究數據表明,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廣泛而巨大,且不僅僅局限于肝臟,對心腦血管、腫瘤、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代謝與免疫等方面的負性作用,更加不容小覷。

降低微塑料的傷害,我們可以這樣做

(1)飲水時:使用不銹鋼或陶瓷水杯代替瓶裝水,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如果使用自來水,建議安裝反滲透過濾器進行過濾。

(2)吃飯時:減少食用海產品的內臟部分,因為這部分微塑料含量較高。選擇非海洋來源的鹽,避免食用罐裝湯等可能含有較高微塑料含量的食物。

(3)打包或加熱時:使用自帶保溫杯代替一次性紙杯或塑料杯。少用塑料盒或保鮮袋裝食物進微波爐加熱,尤其是酸性食物可能會從塑料容器中釋放微塑料顆粒。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容器和包裝,減少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使用。

(4)購物時:選擇不含微塑料成分的個人護理產品,比如天然護膚品和化妝品。也可以關注衣物的成分,盡量少選合成纖維的衣物。

(5)清潔時:保持室內通風,定期打掃和清潔室內,使用帶有HEPA過濾器的吸塵器或空氣凈化器,用濕拖把和濕抹布清掃,以減少塵土和微塑料在空氣中的飛揚。

微塑料離我們很近,它已充斥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甚至已存在于我們的人體內。然而,它又似乎離我們很遠,因為我們往往不夠重視,甚至不以為意。但實際上,微塑料給人們身體健康帶來的潛在危害不容小覷。希望大家提高意識、付出行動,減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不受微塑料的傷害。

本文作者

程書權 教授

桂林市第三人民醫院

文章來源:《肝博士》2025年第1期

來源: 肝博士護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