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時1個表現,是癌來臨的信號!很多人還以為是睡得香,白白錯過救命機會
俗話說得好,“午覺睡得好,猶如撿個寶”。
現代醫學發現,午間小憩片刻,不但可以緩解疲勞,恢復精力體力,而且有助保護大腦,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
中醫也推崇睡“子午覺”,認為它可以解疲勞、避暑氣、養心氣。其中的午時,指的便是中午11點到下午1點。
其實,除了以上益處,睡午覺時身體出現的一些異常表現,就像是健康的晴雨表。
例如,以下兩個午睡時的常見表現,就可能是疾病甚至癌信號,大家可別當是小事忽略了~
睡覺時張口呼吸
長久以來,很多人會把“張著嘴巴呼呼大睡”,當做是睡得香、睡得沉的標志。
殊不知,睡覺時張口呼吸,除了睡姿不當造成的以外,其他多半是病理因素導致。
例如,當成年人患上鼻炎、鼻竇炎、上頜竇炎、上頜竇癌、咽炎等疾病時,會導致鼻黏膜充血、增生、腫大,鼻甲、扁桃體肥大,而使呼吸道不通暢,常常鼻塞,只能通過張口來輔助呼吸。
所以,別一張口呼呼大睡,就當是自己睡得香了,要及時去耳鼻喉科檢查。
特別是,睡覺時口呼吸,可能是上頜竇癌的預警信號**。**若是不當一回事,延誤了病情,后悔都來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嬰幼兒會因腺樣體增生肥大,導致鼻子無法正常通氣,而出現口呼吸,睡覺時尤甚。
正常來說,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腺樣體逐漸萎縮,這種情況會逐漸消失。
**但家長們需注意,**如果孩子睡覺時張口呼吸,還伴有打鼾、聽力下降等癥狀,則需及時就醫治療,否則長期口呼吸,很可能影響孩子的顏值和生長發育,甚至可引起睡眠障礙或呼吸暫停。
除此之外,扁桃體肥大、過敏性鼻炎也是引起兒童口呼吸的常見原因,家長們應十分警惕,及時帶孩子就醫。
睡覺時流口水
坊間傳言,睡覺流口水,是中風的預警信號。
其實準確來說,流口水是中風前兆之一,但往往還伴有眼斜嘴歪、頭暈頭痛等癥狀。
事實上,睡覺流口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1、睡眠姿勢不當
趴著、側著等姿勢睡覺,頭容易歪,嘴巴被壓迫張開,口水便會流出來。這種情況只要糾正姿勢,平躺著睡即可避免。
2、口腔問題
當牙齦、牙周或是口舌等出現炎癥,炎癥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加,就會導致口水變多。
此外,前牙畸形者,睡覺時唇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上下唇常自然分開,也容易流口水。
以上情況,建議到醫院口腔科就診,減少不良刺激。
3、張口呼吸
鼻子不通暢,要張口呼吸時,也容易流口水。最好去耳鼻喉科看一看。
4、神經調節障礙
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自主神經紊亂時,胃腸蠕動加強,唾液及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而入睡后吞咽動作相對減少或停止,睡覺時就可能流口水。
另外,當夢到美味食物或睡覺時經常磨牙,刺激了大腦神經中樞,也會導致唾液分泌增多,造成睡覺時流口水。
5、藥物因素
服用某些藥物,如乙酰膽堿、毛果蕓香堿時,唾液分泌量會增加,睡覺時也會流口水。
總之,對于睡覺流口水,大家不必胡亂猜測,可根據自身情況,對癥處理。必要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對因治療。
好啦,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午睡不但對身體有益,睡覺時出現的一些異常現象,還能提示大家可能是身體出問題了!
因此,建議有條件的朋友們午間都睡一會。不過需注意的是,午睡雖好,但大家不能太貪睡!
午睡睡太久,會越睡越累、招來一身病
午睡睡太久,會引起一系列身體不適——
· 影響夜間正常睡眠,甚至導致或加重失眠;
· 人體通常在入睡半小時后進入深度睡眠,此時正是中樞神經抑制階段,流經腦組織的血液相對減少,肌肉處于放松狀態,體內的代謝過程也相對減少。若在這個階段醒來,大腦皮質的抑制尚未解除,就容易出現頭暈眼花、周身不適、越睡越累、疲勞不堪等癥狀;
· 影響機體正常代謝,導致糖代謝異常等,誘發糖尿病;
·
· 2020年歐洲心血管學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死亡風險增加30%,心血管患病風險增加35%。
**建議:**午睡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
除了午睡時長,大家午睡時還得注意睡姿。
**注意:**一定不要趴著睡,否則可能導致頭昏眼花、腦漲乏力、雙臂雙手發麻刺痛、腰酸頸痛等不適,時間久了還可能誘發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等。
其實,平臥或側臥,才是最理想的午睡姿勢。
**建議:**買張折疊躺椅,躺著睡為佳。若條件不允許,可以買個U型枕墊在脖子上,靠在椅背上仰睡。
來源: 《中國家庭醫生》雜志社有限公司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