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癌癥治療領域也在不斷探索新的方法。近年來,個性化癌癥疫苗(PCV)成為了研究的熱點。這種疫苗通過靶向腫瘤特異性新抗原,旨在激發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簡單來講,個性化癌癥疫苗能夠識別并攻擊腫瘤特有的標記,從而喚醒患者的免疫系統,幫助其更有效地對抗癌細胞。

近期,一項發表在Nature雜志上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關于個性化癌癥疫苗的重要進展。這項由David A.Braun及其團隊開展的研究發現,一種新型的新抗原疫苗能夠在腎細胞癌患者中誘導抗腫瘤免疫反應。這一發現為開發更加個體化且高效的癌癥治療方案奠定了基礎,尤其對于那些具有低突變負荷的腫瘤患者(腫瘤細胞與正常細胞差別不大,免疫系統難以識別和攻擊它們)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過程與發現

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I期臨床試驗,招募了9例高危、完全切除的腎細胞癌患者。這些患者的腫瘤具有相對較低的突變負荷,且包含明確的癌癥驅動突變(已經確認導致癌癥發生和發展的關鍵性突變)。研究團隊為每位患者定制了PCV,這些疫苗靶向包括VHL、PBRM1、BAP1、KDM5C和PIK3CA等在內的腎細胞癌驅動突變。部分患者在接受PCV的同時,還接受了免疫治療藥物。

在疫苗接種過程中,研究團隊密切監測了患者的免疫反應和臨床結果。通過ELISpot測定法、流式細胞術和單細胞RNA測序等先進技術,詳細分析了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變化和疫苗的免疫原性。同時,研究團隊還關注了疫苗接種后的不良事件,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

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切除后中位隨訪40.2個月和PCV開始后34.7個月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現腎細胞癌復發。這一結果表明PCV在預防腎細胞癌復發方面具有潛在的療效。此外,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表明PCV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在免疫反應方面,所有患者都產生了針對PCV抗原的T細胞免疫反應,包括對腎細胞癌驅動突變如VHL、PBRM1、BAP1、KDM5C和PIK3CA的反應。這一發現表明PCV能夠成功靶向關鍵驅動突變并誘導抗腫瘤免疫。并且疫苗接種后,外周T細胞克隆進行了持久擴增,進一步證實了疫苗的免疫原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9例患者中有7例檢測到T細胞對自體腫瘤的反應性。這一結果表明PCV不僅能夠激發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免疫反應,而且這些免疫反應是專門針對患者自身的腫瘤細胞,較少影響正常細胞。這些觀察結果突出了PCV作為腎細胞癌有效輔助治療的前景。

未來的展望

盡管本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積極結果,但仍需進一步大規模的研究來證實這些發現并充分了解PCV的潛在臨床療效。未來,研究團隊計劃進行更大規模的隨機試驗,以更全面地評估PCV在腎細胞癌治療中的效果。
此外,該項研究還提示了PCV與其他免疫療法的聯合使用的可能性。例如,PD-1通路阻斷劑已成為轉移性腎細胞癌的標準治療,與PCV聯合使用可能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研究團隊也將關注如何優化疫苗接種策略,以最大化抗腫瘤免疫反應并減少潛在的不良反應。

總的來說,個性化癌癥疫苗為腎細胞癌治療提供了新的希望。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相信PCV將在未來癌癥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希望和福祉。

參考文獻:

David A.Braun,Giorgia Moranzoni,et al.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Nature (2025).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507-5

來源: 康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