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老病毒”。今年出現感染潮,不是病毒變兇了,而是孩子的體質變差了。

合胞病毒來勢洶洶,家長要小心

本刊記者/張美嫻

受訪專家李增清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呼吸兒科主任醫師,廣東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兒童過敏與哮喘學組副組長

看天下

躲過了新冠,躲過了甲流,沒想到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

從5月起,各地醫院兒科門診里,擠滿了焦慮的家長們。

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表示,目前在兒童呼吸道感染排在第一位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其次才是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

這是什么病毒?何以忽然來勢洶洶?該怎么預防?

為此,記者請教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呼吸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

新病毒?可能你也感染過

這一波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以下簡稱合胞病毒),讓不少患兒家長心有余悸——

“我娃合胞病毒感染之后流鼻涕,第二天就去醫院了,醫生一查就讓住院,檢查之后喘息性肺炎加心肌炎……住院十多天才出院,都是幼兒園感染的,整個班就剩幾個孩子沒事了。”

“合胞病毒太厲害了,甲流都燒一天就好的大兒子,整整燒了4天!”

“頭一次經歷急診內科前面排號90多人,醫院的大廳、過道都是生病的孩子。”

看起來可怕的合胞病毒,其實并沒那么恐怖。

李增清醫生介紹,合胞病毒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呼吸道病毒。

“合胞病毒感染一直都有,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早春和冬季,是高發季節。”

通常,免疫力低下的嬰孩更容易感染,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絕大多數人2歲前可能都感染過該病毒。”

這么常見,怎么很少聽說?

它的癥狀跟感冒很相似,都以上呼吸道的癥狀為主,如咳嗽、鼻塞、流涕等;都是通過呼吸道傳播,如飛沫、密切接觸等;且都是自限性疾病,一般1~2周就能自愈。

大多數患兒的病情都比較輕,所以很少受到大家的關注。

不過,對于1歲以下嬰兒,以及有基礎疾病(如心臟病等)的患兒,一旦感染合胞病毒,很容易發展到下呼吸道,導致發高燒、劇烈咳嗽等,甚至引發重癥肺炎,需要入院治療——那些訴苦的家長們,多是遇到這些情況。

如果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還容易發展成毛細支氣管炎,導致日后哮喘發病的概率增高。

反季爆發?源于免疫力下跌

為何合胞病毒在今年突然“火”了?

“應該跟今年忽然集中性爆發有關。”

李增清醫生指出,今年的合胞病毒確實出現得不一般,過去都是春節期間多見,而今年,光是在他的門診,從4月起開始,預估至少有20%~30%都是合胞病毒患兒。

他判斷,這可能與新冠的防控措施有關。

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一直保持佩戴口罩、少外出、勤洗手的衛生習慣,來預防新冠病毒,順帶也預防了其他呼吸道病毒。

然而,這相當于把人體的免疫力放入了“溫室”,免疫系統缺乏與病毒接觸的“歷練”,一旦遇到病毒,更易中招。

到春節后,人們紛紛“陽過”,防控措施解除,人群流動性增強,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便很容易被病毒纏上。

甲流如是,合胞病毒亦如是。

“不管哪種病毒,遇到免疫力低下的患兒,有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都容易發展成肺炎等重癥。合胞病毒也一樣,今年發病數量增多,引發的肺炎數量自然也會隨比例增加。”

不是病毒變兇了,是人的體質變差了。

在更早放開疫情管控的歐美國家,也發生過同樣的情況。

去年冬天,歐美多國就出現“三重疫情”,合胞病毒、流感和新冠的疊加流行,兒童醫院人滿為患。

孩子“喘”了,就要警惕

當孩子咳嗽、流涕,怎么分辨是普通感冒,還是合胞病毒感染?

這確實存在一定困難,不過細心觀察,部分患兒會有一個特征癥狀:喘憋。

喘,即呼吸較急速,有時還會聽到孩子喉嚨里有呼嚕嚕的痰音;憋,即憋氣,呼吸困難。一旦孩子咳嗽、發燒伴有喘息,就要警惕是合胞病毒。

李增清醫生指出,對于大部分患兒,都可以當感冒來處理。

如果癥狀比較輕,精神狀態良好,可多喝水,使用退燒藥。

當持續發熱超過3天,咳嗽明顯,或呼吸很急促、精神不好,就應該及時就醫。切不可自行用任何抗生素、抗病毒藥以及感冒藥。

目前,合胞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只能對癥用藥緩解癥狀。

李增清醫生提醒,感染過合胞病毒后,也會反復感染。家長應讓孩子加強鍛煉、均衡飲食、多到戶外曬太陽,提高免疫力。(感謝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通訊員林惠芳對本文的幫助)(編輯:凌茜雯)

合胞病毒、流感、新冠,怎么分辨

來源: 《中國家庭醫生》雜志社有限公司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