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評選的 “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發布,柔性顯示榮登榜單,成為近年來全球科技創新的杰出代表之一。
“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主要指近5年已經完成且實踐驗證有效并產生全球性影響的工程科技重大創新成果,既包括重大工程項目或關鍵技術裝備,也涵蓋工程科技關鍵原始創新與突破。
柔性顯示技術作為全球顯示行業的戰略高地,以超輕、超薄、可彎曲的特性,顛覆了傳統剛性顯示形態,在全球消費電子、汽車、醫療等領域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以柔性AMOLED為代表的新型柔性顯示屏,采用聚酰亞胺(PI)薄膜柔性基板,突破了傳統顯示屏在高溫和化學環境中的局限性,并通過優化光學、電學和力學性能,實現了折疊屏、卷軸屏及曲面屏的多種形態。在護眼領域,柔性顯示技術通過硬件級類DC調光,有效緩解屏幕頻閃對視覺的影響,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舒適的使用體驗。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支撐,柔性顯示技術正在推動人機交互體驗的全面升級。
近年來,我國的柔性顯示技術實現了包括高強度柔性基板制造在內的多項重大技術突破,既能實現百萬次以上的無損彎折,又可在高溫、酸堿環境中保持穩定結構。國內部分領軍企業在柔性OLED領域的發布會上,全面展示了高分辨率2K+LTPO全能屏、Tandem雙層發光、局部動態刷新等創新成果,不僅再次定義了高端OLED屏幕標桿,更實現了技術與市場的雙向賦能,彰顯了我國在柔性顯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根據國際權威機構Omdia的數據,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柔性顯示屏出貨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二,僅次于韓國。國內領軍企業如京東方、TCL華星等,在柔性OLED技術上深耕多年,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和持續創新能力,已實現對全球消費電子頭部品牌的供貨。在產線布局方面,中國柔性AMOLED設計產能達442K/月,遠超日韓的360K/月,展現出強大的全球競爭力。
當前,科研與產業界正積極布局更高層次的創新,著力突破單一方向彎曲的限制,實現任意方向變形,為實現真正的三維顯示奠定了基礎。包括Micro LED、光場顯示、激光全息顯示等在內潛在顛覆性技術,正在不斷拓寬顯示的形態邊界與應用深度。
在應用場景上,柔性顯示屏正在從消費電子向醫療、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領域擴展。可貼附于皮膚的柔性顯示器為健康監測提供了全新方案,而卷軸電視、柔性電子書等產品則重新定義了智能家居的邊界,進一步釋放了科技賦能生活的潛力。
在“屏之物聯”發展戰略與上下游伙伴的通力合作下,柔性顯示將為更多場景賦能,持續推動人機交互的升級與產業形態的躍遷,進而為人類智慧生活與未來科技進程作出更深遠的貢獻。
來源: Engineering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