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媒體2月3日報道,中國臺灣女演員、歌手、主持人徐熙媛(大S)日本旅游期間因感染流感引發肺炎,不幸離世,年僅48歲。
大S離世后,有臺媒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大S真實死因是“敗血癥”,不是肺炎,敗血癥是什么?與流感有什么關系?怎么判斷是否得了重癥流感…
我們一起來聽聽長沙泰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董強怎么說?
一、什么是敗血癥?
董強副主任介紹說:敗血癥更準確的講,應該叫膿毒癥。膿毒血癥是由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環,并在血液中生長繁殖、產生大量毒素,并誘發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可導致器官功能受損,甚至危及生命。
其癥狀包括發燒、寒顫、心跳加快、呼吸困難、意識模糊等,如不及時治療,可發展成敗血性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造成死亡或嚴重的殘疾。
二、膿毒血癥與流感有何關系?
那膿毒血癥與流感究竟是啥關系?
確切來說,流感是可以引發膿毒血癥的。比如得了流感后,流感病毒會破壞呼吸道黏膜,打開細菌感染的大門,使致病菌(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乘虛而入。這些病原體一旦侵入肺部引發炎癥反應,可致使肺部組織受損、滲出。
如果此時未得到及時有效治療,就可能發展為重型肺炎,加重慢阻肺、哮喘等疾病;對于老人、心臟病患者來說,肺炎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供氧不足,誘發呼吸衰竭、心律失常、心梗;若感染肺部的細菌、病毒等進入血液循環,甚至可能引發膿毒血癥。
三、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重癥流感?
說到流感,很多人不以為然,覺得它不過是“大號感冒”而已。
其實,流感和感冒是兩種不同的疾病。普通感冒大多由鼻病毒引起,癥狀輕微,幾天就能自愈,一般沒有后遺癥;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病毒侵襲性強,可能會引起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腦炎等多系統損害,部分患者甚至在48小時內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流感每年可導致300~500萬重癥和29~65萬死亡。
符合以下情況之一時,可診斷為重癥流感:
①持續高熱>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②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③反應遲鈍、嗜睡、躁動等神志改變或驚厥;
④嚴重嘔吐、腹瀉,出現少尿或其他脫水表現;
⑤合并肺炎;
⑥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⑦需住院治療的其他臨床情況。
得了流感后,我們應密切關注自身病情變化,一旦出現重癥流感跡象,立即就醫!
四、哪些人群更容易發展成重癥?
感染流感后,以下5類人群的死亡風險較高:
1、老年人:65歲以上的人群,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和常伴有慢性疾病,感染流感后易出現嚴重并發癥。
2、兒童: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小于2歲的幼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感染流感后易發展成重癥。
3、慢性疾病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腎病、糖尿病、哮喘、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免疫抑制疾病等患者,感染后易出現嚴重并發癥。
4、孕婦及圍產期女性:妊娠期和分娩后2周內的女性,由于生理變化和免疫系統調整,感染流感后病情可能加重,病死率較高。
5、肥胖者:體重指數(BMI)大于30的肥胖者,感染流感后發生肺炎、住院及死亡的風險增加。
五、得了流感別硬扛,抓住自救“黃金48小時”!
流感發病后48小時是流感治療黃金期,在這個階段,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癥狀,縮短病程。早期的抗病毒治療對于高危人群來說非常重要,如果其沒有在48小時內使用有效 的抗病毒藥物,很有可能發展成肺炎、重癥等。
治療流感的藥物可選擇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注意遵醫囑用藥)。從緩解癥狀來看,兩個藥物是等效的,瑪巴洛沙韋對降低病毒載量的速度要比奧司他韋好一些。當出現流感相關癥狀時,在“黃金48小時”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夠做到自救。
對于發病時間超過48小時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的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如流感病毒病原學陽性,仍應抗病毒治療。
此外,還有兩種非甾體的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家中配備一款即可。如果發燒比較明顯或引起身體不適,可以使用退熱藥。
在此,董強副主任溫馨提醒大家:目前正值流感高發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出現異常請及時就診!
來源:長沙泰和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長沙泰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