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好冷!結束了一天疲憊的工作經歷了寒冷的歸途終于可以回到用了取暖器的小屋卻遲遲暖和不起來!自己只能躲在被窩里瑟瑟發抖......
取暖電器到底怎么選呀?能不能既取暖又省電呢?科小二為大家準備了滿滿的實驗干貨,一篇文章解決選擇困難!TEST 01

局部取暖電器

局部加熱電器的價格通常較為實惠,像小太陽這樣的設備,售價通常在100元以內。

小太陽的工作原理與小火爐相似,通過熱輻射產生熱量。接通電源后,它能夠迅速加熱,距離越近,感受到的熱量就越強。

然而,這種設備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我們進行了一項熱效率實驗,實驗數據表明小太陽加熱的效果主要集中在照射區域。

小太陽在不同距離不同方向的熱輻射量

與之相比,暖風機的效果顯得更為出色,其發熱原理類似于浴室中的暖風浴霸。實驗結果顯示,暖風機通過風的輔助,使取暖區域的溫度更加均勻,使用者的舒適感也隨之增強。

局部加熱的暖風機在不同距離不同方向的熱輻射量

TEST 02****全屋取暖電器與局部取暖電器相比,全屋取暖電器更適合陪伴朋友們度過寒冷的冬季。

歐式快熱爐與踢腳線的發熱原理相似,盡管其加熱速度略慢于局部加熱電器,但加熱范圍更廣,能夠覆蓋整個房間。

石墨烯材質的取暖電器

相比之前提到的導熱材料,石墨烯則具有更高的熱轉化率和導熱效率,它通過熱輻射直接將熱量傳遞給人體。根據我們的熱效率實驗數據,石墨烯取暖器的加熱速度更快,制熱溫度也更為均勻。

TEST 03取暖電器的耗電量實驗 在冬季取暖時,除了考慮局部取暖與全屋取暖的效果外,電費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無論是局部還是全屋取暖電器,其耗電量通常都很大。

不同取暖設備的8小時耗電量

許多長輩認為空調耗電量很高,但實際上,空調通過壓縮機工作,其制熱效率是上述取暖器的3至4倍,耗電量卻明顯低于這些電器。

然而,使用過空調制熱功能的人往往會感到不適,這與其加熱方式和位置有關。空調在啟動的前幾分鐘會吹出冷風,以預熱外機進行除霜,導致感受不到熱氣。此時,部分用戶會不斷調高空調溫度,導致耗電量顯著增加。

此外,常見的壁掛式空調一般安裝在墻的上方,熱風吹出后,由于熱空氣的密度小,熱量會聚集在房間的上方,造成室內溫度不均勻,出現頭熱腳涼的現象。

這種情況下,用戶往往會繼續調高溫度,進一步增加耗電量,然而效果仍然微乎其微。

同時,強勁的熱風會使室內大部分水分被帶走,導致空氣變得干燥,使用者感到不適。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學的方法是將空調溫度設定在20度左右,同時配合一個電風扇或空氣循環扇向上吹風,以便將房間內的冷熱氣體混合,從而實現室內溫度的均勻分布,使用者會感到全身溫暖,避免頻繁調高溫度,從而大幅降低耗電量。

室內空氣循環示意圖

Tips1.對于短時間內局部取暖,建議選擇加熱速度快且熱量均勻的暖風機,替代不太安全的小太陽。2.若需長期取暖、保持體感舒適度和經濟實惠,當室外溫度低于零下10度時,可選擇相對省電的石墨烯取暖器。3.而當室外溫度在零下左右時,可以考慮低能耗的空氣循環扇與空調結合使用。采用一些制熱與省電的小技巧,如將空調風扇調向下、外出1至2小時不關閉空調、定期清洗空調濾網、養一些綠植以保持室內濕度等,均可取得最佳的取暖與節電效果。

本文根據首屆“沈括杯”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整理

來源: 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