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健康領域,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議題。作為育齡女性中最常見的內分泌失調疾病,PCOS不僅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還與多種健康問題相關聯。盡管醫學界對PCOS的研究不斷深入,但其確切的發病機制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近期,發表于《細胞·宿主和微生物》雜志,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龐艷莉、喬杰等專家的研究為解開這一謎團提供了新的視角。該研究旨在探討腸道真菌在PCOS發病中的作用,以期找到新的治療靶點,為改善女性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方法與過程

研究團隊首先從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招募了67名符合鹿特丹標準(PCOS國際診斷標準)的PCOS患者和63名健康育齡女性作為對照組。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他們對兩組人群的腸道真菌組成和豐度進行了深入分析。為了驗證研究結果的普適性,團隊進一步納入了中國西南和東北地區的兩個獨立隊列,參與者分別來自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樣本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其他地區,塔賓曲霉在PCOS患者腸道內的富集程度都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這一發現表明塔賓曲霉與PCOS的關聯具有普遍性,不受地域限制。

在確認了塔賓曲霉的富集現象后,研究團隊對這種真菌進行了基因組學分析,并在體外實驗和小鼠模型中進行了驗證。他們發現,腸道內的塔賓曲霉與環境中的菌株存在進化差異,表現出對人體腸道環境的優異適應性。通過將塔賓曲霉菌株灌胃小鼠,研究人員觀察到小鼠出現了PCOS樣表型,包括激素水平異常、卵巢功能障礙及胰島素抵抗等。這一系列實驗結果提示,塔賓曲霉可能通過某種機制促進了PCOS的發生。

為了揭示這一機制,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究了塔賓曲霉的次級代謝產物AT-C1的作用。研究發現,AT-C1是芳香烴受體(AhR)的內源性拮抗劑,AT-C1能夠抑制AhR-IL-22信號通路,從而影響免疫調節和卵巢功能。通過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人員證實了AT-C1在PCOS患者體內的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并與PCOS的生化指標呈正相關。

研究發現與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塔賓曲霉在PCOS患者腸道內的顯著富集是一個關鍵發現。這種真菌不僅在不同地區的PCOS患者中普遍存在,而且其富集程度與PCOS的癥狀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通過體外實驗和小鼠模型,研究團隊進一步證實了塔賓曲霉能夠誘導PCOS樣表型,這為真菌在PCOS發病中的作用提供了直接證據。

在機制探究方面,研究團隊揭示了塔賓曲霉的次級代謝產物AT-C1通過抑制AhR-IL-22信號通路,導致卵巢功能受損。此外,臨床樣本的分析結果顯示,PCOS患者糞便中的AT-C1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而血漿中的IL-22水平則相應降低。這些數據支持了AT-C1在PCOS發病中的重要作用,并為未來開發針對性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潛在的靶點。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多囊卵巢綜合征呢?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均衡的飲食,減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維持腸道微生物的平衡;定期進行適量的運動,有助于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PCOS的風險;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可以調節內分泌系統。

2.減輕壓力:學會合理減壓,避免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

3.定期檢查:育齡女性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并治療相關疾病。

4.腸道健康:關注腸道健康,必要時進行腸道微生物檢測,合理使用益生菌等調節腸道菌群。

5.避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的平衡,應遵醫囑,避免濫用。

本文揭示了腸道真菌塔賓曲霉在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發病中的潛在作用,為PCOS的治療開辟了新的視角。然而,當前研究尚處于初步階段,未來仍需深入探究其具體機制,并制定更為精準的干預策略。同時,作為健康守護者的我們,也應提升對PCOS的認知,積極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共同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注:本文基于最新研究進展編寫,旨在科普健康知識,不作為醫療建議。如有相關癥狀,請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Wu J,WangK,Qi X,et al.The intestinalfungus Aspergillus tubingensis promote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through asecondary metabolite.Cell Host Microbe.2025;33(1):119-136.e11.doi:10.1016/

來源: 康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