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鵝,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童年噩夢”:那就是被它追著跑。不少網友調侃,沒有被鵝追過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網絡截圖
鵝除了戰斗力爆表,它的用途還很多。除了吃肉,球場上飛舞的羽毛球,冬天抵抗嚴寒的羽絨服里,也時常看到鵝毛、鵝絨的身影。不過,在我們的餐桌上,鵝肉好像并不如雞肉或者鴨肉這么常見,同樣是禽類,為什么鵝這么不受重視?
有人說,鵝比雞鴨要貴很多,幾百一只……
有人說,菜市場雞鴨一大堆,但沒有賣鵝的……
有人說,鵝個頭太大,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還有人說,鵝偏柴,還有些腥,做不好口感大打折扣……
那么,鵝為什么那么貴?到底值不值得吃?怎么做鵝才好吃?別急,想解開這些謎題,請接著往下看。
鵝,為啥那么貴?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監測統計,2023年活鵝平均價格為24.85元/千克,而毛鴨價格僅為9.44元/千克。為啥鵝比鴨貴那么多?這其實跟產量有很大關系。
2023年我國肉雞出欄量130.22億只,鴨為42.18億只,而鵝只有5.15億只。從出欄量就能看出,鵝從數量上占明顯的劣勢。
圖源:作者制圖
那為啥鵝那么少呢?主要是因為,與雞和鴨相比,鵝的生長周期長,空間需求大,飯量也大,養殖成本高。另外,吃慣了雞這種好咀嚼的肉類,吃鵝可能會感覺不好咬,所以市場需求不如雞鴨肉廣泛。
除了鵝比較少以外,鵝的體型大,按只買的話即便單價和雞鴨一樣,因為個頭大,整只也會貴不少。
總體來說,鵝貴主要是由于成本高、產量少導致的。如果你是因為價格對鵝肉望而卻步,其實完全不用買一整只,根據家庭人數來安排就很好,比如每次買半只或者就買2個鵝腿。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鵝,營養怎么樣?
鵝雖然是禽類,但營養和雞鴨有一定差異,比如脂肪酸組成像植物油,鐵含量堪比畜肉,就足以說明問題。總的來說,鵝肉是集禽類和畜肉類優勢于一體的食材。
1.優秀的脂肪構成
看到上面的數據對比,你可能被鵝的熱量和脂肪嚇到了。鵝肉雖然脂肪含量比雞鴨高,但其實主要集中在鵝皮上。去掉鵝皮,脂肪含量和熱量會大大降低。比如脂肪從19.9g/100g降到了7.13g/100g。
如果你喜歡鵝熬出油脂的香氣,不去皮也沒關系。從脂肪的化學結構來看,鵝與豬肉存在差異,反倒和橄欖油更為近似。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極為可觀,高達66.3%,其中亞麻酸含量更是達到4%。相比其他肉類,這兩項數據都名列前茅。由于這些特性,鵝的脂肪對人體健康有利,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比如在法國、加拿大等地區,居民會用鵝油來制作菜肴,例如油封鴨、用鵝油烹調蔬菜、代替黃油加入烘焙的面食中。
2.鐵含量堪比紅肉
很多人覺得鵝是禽類,算白肉,但其實鵝肉鐵含量特別高,比豬肉、牛肉都高,每100g含有3.8mg,能幫身體補充鐵元素。豐富的鐵含量使得鵝肉顏色偏紅,反倒更像紅肉。
3.硒表現突出
鵝肉的鋅、硒等礦物質含量也很豐富。尤其在硒含量方面,鵝肉的硒含量高達17.68μg/100g,是牛羊肉的三五倍,也遠超鴨肉、雞肉、豬肉等肉類,這無疑讓鵝肉在營養健康方面更具優勢。而硒不僅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還能起到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對維持甲狀腺正常功能也至關重要。
鵝的各項營養數據都很優秀,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它的嘌呤含量很高,甚至比一些海鮮還要高。根據《成人高尿酸血癥與痛風食養指南(2024年版)》的分類,鵝肉每100g含有376.9mg的嘌呤,屬于高嘌呤食物。
所以,對于痛風發作期的朋友來說,就不要吃了。另外,建議不要喝肉湯,尤其是煲了很久的老肉湯,可能會誘發痛風發作。
鵝,好吃的做法一大堆
鵝肉的肉質緊實且富有嚼勁,主要是因為鵝作為水禽,在水中游動與在陸地上行走,都需要強健的肌肉,所以肌肉纖維更為粗壯。當然,吃慣了雞鴨,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柴,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鵝在很多地區都有特色的做法。尤其是廣東,潮州的鹵水鵝,廣州的深井燒鵝,客家地區的碌鵝,還有臺山的五味鵝……各式各樣的做法讓你飽口福,網友們流傳的一句話是:沒有一只鵝能活著走出廣東。
除了廣東,其他地區的朋友也有自家的辦法去做鵝。兩廣地區的白切鵝,河南的固始鵝塊,蘇南的鹽水鵝,東北的鐵鍋燉大鵝,安徽的無為板鴨(用鵝做的),貴州酸湯鵝火鍋……
從南到北,鵝好吃的做法實在太多了。大家可以去做菜網站或者社交平臺搜搜做鵝的方法,總有一種適合你。
不過鵝肉雖然好吃,也需要適量食用哦。《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畜禽肉每周攝入300g~500g。如果你特別愛吃鵝肉,建議一周也不要超過500g,差不多就是一只鵝腿的重量。
過年期間,你家安排鵝肉了嗎?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家燉大鵝的獨特做法喲。
參考文獻
[1]辛翔飛;鄭麥青;文杰;王濟民;.2023年我國肉雞產業形勢分析、未來展望與對策建議[J].中國畜牧雜志,2024,60(3):312-317.
[2]侯水生;劉靈芝;.2023年水禽產業與技術發展報告[J].中國畜牧雜志,2024,60(3):318-321.
[3]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9
[4]USDA.Goose,domesticated,meatonly,raw.https://fdc.nal.usda.gov/food-details/172413/nutrients
[5]中國營養學會.中國營養科學全書(2019).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6]蔡路昀,冷利萍,曹愛玲,謝晶,勵建榮,沈琳,趙葳.食品中嘌呤含量分布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技術學報,2018,36(5):74-81
[7]SavorySuitcase.HowToUseGooseFatInCooking.https://www.savorysuitcase.com/how-to-use-goose-fat-in-cooking/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純 注冊營養師
審核丨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來源: 科普中國新媒體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