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寇惠娟 劉鵬 來源:科學新生活

起搏器術后注意事項及保養方法

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型的醫療器械,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接受。有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大約10萬名患者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佩戴起搏器生活的患者也在逐漸增多。

什么樣的患者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呢?心臟起搏器主要用于緩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療。當心跳過慢或心臟傳導異常時,心排出量的下降會造成大腦等重要臟器的缺血缺氧,引起患者出現頭暈、乏力、黑矇、暈厥以及心臟停跳等一系列的臨床表現。對此,植入心臟起搏器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和手段。

那么,植入心臟起搏器又是什么樣的手術?心臟起搏器植入是一種微創手術,患者在清醒狀態下,局部麻醉后就可以完成該手術。通常情況下,手術醫生會將一枚手表表盤大小的起搏器電池埋在胸前皮下組織,放置在心腔內的細導線經過血管與該電池連接,起搏器發放電信號從而調控心臟跳動。隨著科技進步,無導線膠囊大小的起搏器已問世,可直接將其放在心臟內從而發揮心臟起搏的作用。根據植入起搏器的種類和難度不同,手術時間也有長有短,絕大多數起搏器手術2至3小時左右即可完成,局部加壓包扎傷口后患者就可以回到病房了。

起搏器術后有諸多注意事項。首先,患者需要觀察切口情況。起搏器術后局部傷口需沙袋壓迫4至6小時,避免起搏器囊袋內出血,增加后續感染風險。術后觀察創口、敷料等情況,確保創面持續干燥,沒有明顯滲血、滲液。起搏器植入術后必須制動患側上肢,術后1周內避免劇烈性的運動,注意不要過度外展,避免牽拉出血、起搏電極脫位;術后2周內不能沾水,避免增加囊袋感染的風險。

第二,飲食生活方面,起搏器術后患者早期盡量多選擇蛋白含量高、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幫助加快切口愈合。同時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

第三,運動方面,患者術后應避免重體力勞動,特別是患側肢體的負重活動要避免。選擇慢走等一些輕松的體育活動,活動時間不宜過長。

第四,自我檢測方面,觸摸脈搏是最簡單的方法,定時規律地檢查自己的脈搏可以間接地檢查起搏器的功能。檢測脈搏應堅持進行,尤其是在安置初期及電池壽命將盡時。如心跳低于起博頻率,表示起搏器的電池將耗盡,應與醫生聯系及時更換電池。

對于患者重點關注的一些問題,本文一一作出解答。

有患者關心,起搏器術后是否能乘坐飛機?一般來說,飛機本身對起搏器沒有影響。但是,乘坐飛機前進行安檢時,手持安檢儀磁鐵對起搏器進行近距離掃描有一定影響。因此,乘坐飛機安檢時需告知安檢人員或出示起搏器身份卡,避免安檢儀器近距離接觸起搏器。

有患者關心,植入起搏器是否能進行磁共振檢查?既往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不能進行核磁共振檢查,隨著起搏器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抗核磁心臟起搏器應運而生。植入抗核磁心臟起搏器后,患者可以接受核磁檢查(通常為1.5T)。在做核磁前需要調整起搏器為抗核磁狀態,做完后再調整回原狀態。如果患者忘記了自己的起搏器是否是抗核磁起搏器,查詢起搏器卡片是否有抗核磁標志即可(標記MRI)。

有患者關心,植入起搏器后還需要吃藥嗎?目前的心臟起搏器只能解決心動過緩的問題,如果患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仍需要繼續規律服用藥物。

此外,一些其他注意事項還包括:家里或辦公室往往很少有電磁干擾,一般的家用電器如電視機、微波爐、手機等不會對起搏器產生較大影響。手機通話時應與起搏器之間保持15厘米以上距離,盡量使用離起搏器較遠的一側耳朵接聽電話。應避免接觸與身體有直接接觸的震動或發射電磁波的電器,如電動按摩床、電鉆、電磁爐、電熱毯等;應盡量避免靠近磁場區域,如大型電機、變電站等。

最后,關于起搏器的保養,主要是通過定期起搏器程控的方式進行。起搏器術后的程控隨訪主要是為了評估和優化起搏器的系統性能和安全性、及時識別和校正起搏器工作的異常情況以及評估起搏器電池的壽命以確定更換時間。一般來說,規模較大的心臟中心通常都設有起搏器程控門診,程控隨訪的以下階段至關重要:

首先,出院前程控隨訪。這主要為了評估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優化起搏器參數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同時及時判斷有無電極脫位等異常情況,便于出院前及時進行調整,確保安全性。

第二,早期程控隨訪。這次隨訪一般在術后3~4個月進行,主要為了評估起搏器起搏參數是否正常,起搏電極有無微脫位,同時評估患者的起搏器治療療效,便于指導后期的臨床用藥。

第三,后期程控隨訪。當起搏器使用時間接近預期壽命時,建議增加檢測次數,以確保及時更換起搏器。一般在起搏器保質期5至6年,主要評估并記錄起搏器電極有無磨損、起搏參數是否正常以及起搏器電池剩余電量等數據。起搏器電池壽命大約10年左右,現階段臨床實踐中有應用大電量起搏器,壽命一般在16年左右。起搏器電池壽命不能一概而論,根據個人的病情不同,起搏器工作的頻率及耗電情況也不同。一旦程控提示電量即將耗竭,應及時到心內科門診就診,盡快入院進行起搏器更換,避免因起搏器電池耗盡導致嚴重后果。

此外,還應進行不定期程控隨訪。若患者出現頭暈、黑朦、乏力、心悸、心衰,等等任何不適癥狀,或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膚出現紅、腫、熱、痛,有滲出、破潰等,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起搏器程控隨訪。■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 )

來源: 科學新生活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