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里,講述了眾多醫學研究都顯示“跑步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性。”其中提到的“血清素”問題,非常有意思。

我們都知道抑郁癥的患者是身體內缺少了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中的一種或幾種,因為抑郁癥患者大多是郁郁寡歡的,所以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血清素是一種興奮性的神經遞質,讓人“充滿活力”。

其實不然,在書的第29頁,作者寫到“血清素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遞質,它保護神經元免受興奮神經毒素的損傷。”

因此我們知道了,過于興奮并不是一件好事,當然這個興奮并不一定是說身體的多動,更多的可能是“多思、多慮、多想”等大腦一直處于興奮狀態。而當大腦興奮過度,身體難以承受時,人體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進入抑郁狀態。

當然,抑郁癥的病因相當復雜,很多機理尚不明確,其中有一種觀點認為這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機制:身體長期處以過高的壓力負荷下,難以承受,只好啟動“抑郁程序”讓大腦休息一下,類似于動物到了冬季沒有足夠的活動能量,就通過冬眠自我保護一下。

也可以用電腦類比一下:長期打開各種程序,并極度活躍,為了自保,系統只好自動關機。只是,有的關機是可逆的,休息一段時間可以重新運行,而有的則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相對就比較麻煩。

因此我們希望在“興奮尚未過度”的時候自動關機休養一下,抑制過度興奮就需要血清素(抑制性神經遞質)的作用,而大量研究都顯示跑步能促使身體分泌血清素。這就是跑步能夠預防和治療抑郁癥的生理基礎。

有人問村上春樹,跑步時你通常在想什么,他說,“問這種問題的人大多沒有跑過步,真正跑步的過程中,大腦是空白的,或者說是為了這種空白感而跑步。”

一個成熟的跑者,在跑步時是一種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對外“動以養形”,強身健體,對內“靜以養神”,主動關機,修心養性。

來源: 王醫生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