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中國人的不眠夜

舊歲到此夕而除,即另換新歲

除夕

除夕,一年中最后一天

俗稱“年三十兒”

“除”,以新易舊曰除,即交替之意

“夕”,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

“除夕”即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

明日即另換新歲之意

除夕與春節首尾相連

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

除夕·民俗
除夕這天有許多古老的民俗活動

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守歲……

貼春聯春聯

也叫“對聯”“對子”

它以工整、精巧的文字

抒發美好愿望

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世界上最早的春聯是

“三陽始布,四序初開”

每逢春節

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

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包餃子北方最流行的春節食物是餃子。

“餃子”諧音“交子”

即交子時的意思

象征春節的到來

在除夕晚上包餃子

等子時一過人們便開始煮餃子

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

也稱為“初一的餃子”

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之寓意

年夜飯根據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

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夜飯有很多種類

南方人年夜飯常備有糍粑或年糕

北方人則吃餃子

年糕音似“年高”,水餃形似“元寶”

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因“魚”與“余”同音

又象征吉祥

除夕吃年夜飯

魚這道菜不能吃完

取年年有余之意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

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

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

也叫“熬年”

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記載:

“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

許多地方稱除夕夜叫“吉祥夜”

在這個夜晚

無論大人或小孩

都要說吉祥話

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

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壓歲守歲之時,長輩還要給晚輩壓歲錢

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

因為“歲”與“祟”諧音

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在古代

人們用紅繩穿上百枚銅錢

取其“長命百歲”之意

有的則穿成鯉魚、如意、龍形等吉祥形狀

取“錢龍”“錢余”之意

今晚,是除夕夜

舊歲到此夕而除,明天即將迎來嶄新的篇章

除夕之夜,讓我們撣走一年的風塵

與家人溫暖相依

共迎乙巳蛇年的到來

來源: 數字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