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公子欣

工業化飲食——

加工食品含量高、纖維含量低

導致許多國家的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等

慢性疾病大幅增加

1月23日發表在《細胞》上的一篇新研究顯示,一種模仿非工業化飲食習慣的新開發的飲食,帶來了明顯的代謝和免疫改善,可顯著降低患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在短短3周內,促進了減肥、降低了17%的壞膽固醇、降低了6%的血糖 ,以及減少了14%的C-反應蛋白(炎癥和心臟病的標志)。

這些改善與參與者腸道微生物群的有益變化有關。我們知道,腸道微生物群是數萬億細菌的家園,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消化、免疫和新陳代謝。

該研究由愛爾蘭科克大學學院首席科學家、愛爾蘭研究中心APC微生物組首席研究員Jens Walter教授領導,人體試驗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進行。

Walter解釋說:“工業化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腸道微生物群,可能會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開發了一種模仿傳統的非工業化飲食習慣的飲食,并與我們對飲食-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理解相一致。在一項嚴格控制的人體試驗中,參與者遵循這種飲食并食用羅伊氏乳桿菌,這是一種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人腸道中普遍存在的有益細菌,但在工業化微生物組中很少發現。”

羅伊氏乳桿菌對血漿代謝組學特征的影響
該研究表明,名為NiMe(非工業化微生物組恢復)的新飲食可以增強腸道中羅伊氏乳桿菌的短期持久性。

然而,它也改善了被工業化破壞的微生物群特征,比如減少促炎細菌和降解腸道黏液層的細菌基因。這些變化與慢性疾病風險的心臟代謝標志物的改善有關。

恢復飲食期間向參與者提供的食物示例

雖然參與者在NiMe飲食中攝入的卡路里并沒有減少,但他們的體重減輕了,而且這種飲食本身就對心臟代謝有很大好處。

在之前的研究中,Walter的團隊研究了巴布亞新幾內亞農村地區的腸道微生物組,發現那里的個體微生物組更加多樣化,富含從膳食纖維中茁壯成長的細菌,并且與西方飲食相關的促炎細菌水平較低。這些信息被用于設計NiMeTM飲食。

NiMe飲食的主要特征:

? 以植物為基礎,但不是素食:主要由蔬菜、豆類和其他全植物性食物組成。每天吃一小份動物蛋白(鮭魚、雞肉或豬肉);

? 不含乳制品、牛肉或小麥:被排除在外只是因為它們不是巴布亞新幾內亞農村人攝入的傳統食物的一部分;

? 很少含有高糖和高飽和脂肪加工食品;

? 富含纖維:每1000卡路里含有22克纖維,超過了目前的膳食建議。


恢復飲食對慢性病風險標志物的影響

“每個人都知道飲食影響健康,但許多人低估了其重要性,” Walter教授說。

APC愛爾蘭微生物組主任Paul Ross教授在評論時說:“這項研究表明,我們可以通過特定的飲食來瞄準腸道微生物組,以改善健康和降低疾病風險。這些發現可能會影響未來的飲食指南,并激發新的食品和成分的開發,以及針對微生物群的治療方法。”

來源: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