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平江迎來了大降溫,天氣預報多處下雨甚至下雪。雨雪天路面濕滑,出行時防滑、防跌倒尤為重要。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提醒:特別是中老年人為骨質疏松高危人群,跌倒后易發生骨折,宜采取正確的走路姿勢,有效預防摔倒。
措施如下:
一、放慢速度:行走時盡量放慢速度,避免急躁趕路。小步慢走可以增加身體的平衡感,減少滑倒的風險。
二、保持身體重心低:行走時身體微微前傾,重心放在腳掌上,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持平衡。避免身體后仰或過度后傾,否則容易失去平衡。
三、選擇合適的行走路線:盡量選擇已經清理過積雪或積水的路面行走。如果必須走在積雪或結冰的路面上,要避開有冰棱、雪堆的地方。
四、穿防滑鞋:選擇鞋底有深花紋的防滑鞋,這種鞋子的摩擦力較大,可以有效減少滑倒的風險。避免穿鞋底光滑的鞋子,如塑料底或硬底鞋。
五、穿保暖衣物:雨雪天氣氣溫較低,要穿足夠的保暖衣物,避免身體受涼。同時,要注意不要穿過于厚重或過長的衣物,以免影響行走的靈活性。
當不可避免發生跌倒時,正確的應對可幫助您減少傷害
●盡量避免用手直接撐地,因為這可能導致手腕、手臂或肩部骨折。
●正確的做法是順勢滑倒,或者身體抱團滾動,通過增加接觸面積分散沖擊力。
●頭部是摔倒時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在摔倒瞬間,盡量用雙臂護住頭部,避免頭部直接撞擊地面,如果可能,嘗試用肩膀或臀部著地,而不是頭部。
●摔倒時不要試圖抵抗或強行站穩,這可能會導致更大的沖擊力和更嚴重的傷害。相反,放松身體,順勢而為,減少受傷的可能性。
摔倒后如何處理?
保持冷靜:摔倒后首先要保持冷靜,避免因慌亂導致二次傷害。
評估傷情:檢查受傷部位是否有出血、腫脹、畸形或活動受限。如果懷疑骨折或關節脫位,不要隨意移動受傷部位。
止血與包扎:對于出血傷口,用干凈的紗布或布料按壓傷口止血,必要時可用繃帶包扎。
冷敷與壓迫:在受傷部位冷敷(每次15-20分鐘,間隔2-3小時),有助于減輕腫脹和疼痛,但需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防凍傷。
固定受傷部位:對于骨折或關節脫位,可用夾板或硬物固定,避免骨折端移位。
如果傷情嚴重(如骨折、關節脫位、傷口深或出血不止),應立即撥打120或前往醫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 何小妹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