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爺,一位61歲的老人,三年前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健康的他,感覺左側下肢不靈活,感覺沒力氣,走起路來仿佛拖著一塊沉重的石頭。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乏力和不靈活逐漸蔓延到他的左側整個肢體,左手也感覺到運動遲緩不靈活。盡管沒有頭痛、嘔吐等特殊不適,但這種變化還是引起了家人的警覺。經過當地醫院的診斷,王爺爺被確診為帕金森病。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副主任陳小峰主任醫師解釋,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它的發生與遺傳、環境、年齡老化等多種因素有關,且目前尚無根治之法。但早期通過藥物治療,可以顯著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確診后,王爺爺開始了漫長的治療之路。起初,藥物“多巴絲肼片、普拉克索”對他的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肢體抖動減少,活動也變得相對靈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逐漸加重,右側的肢體也出現了同樣的癥狀,而且藥物效果越來越差。王爺爺多次就醫,但每次的診斷都是帕金森病,且每次調整藥物后,效果都只能維持一段時間。

陳小峰主任醫師提醒,帕金森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需要服用更大劑量的藥物才能維持癥狀的穩定。然而,藥物并非萬能,部分患者即使服用大劑量藥物也無法有效控制癥狀,甚至會出現異動、幻覺等不良反應。王爺爺就是其中之一,他明顯感覺到藥物的作用越來越差,病情也在迅速惡化。

面對藥物療效的局限,醫生開始為王爺爺尋求新的治療方法。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經過評估,他的病情和身體狀態符合手術指征,醫生建議采用“腦起搏器”手術治療帕金森病。這是一種神經調控技術,通過植入顱內的電極和刺激器,對特定的神經核團進行電刺激,從而調節神經網絡的活動,達到改善帕金森病癥狀的目的。

手術過程中,王爺爺選擇了局麻加局麻植入電極和全麻植入刺激器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更為精準地定位手術區域,并在術中模擬治療進一步評估手術療效。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王爺爺在術中就感受到了癥狀的明顯改善。

手術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王爺爺的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也重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如今,王爺爺已經順利出院,回到了他熟悉的家中。

為了幫助更多像王爺爺這樣的疑難帕金森病患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開展了免費的“難治性帕金森病”多學科聯合門診。該門診匯聚了神經外科、神經內科、神經影像科、康復醫學科、精神心理科、營養科等多個學科的優勢資源,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通過多學科專家的共同評估和協作,為患者量身定制精準醫療方案,從而更有效地改善帕金森病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三病區 鄢林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來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