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這句話形象地表達了正氣在抵御外邪入侵中的重要作用。當正氣充足時,免疫力強,人體就能有效抵抗各種病邪的侵襲,保持健康狀態。

一、什么是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免疫系統防御外界病原體入侵體內并消滅病原體的一種能力。人體免疫系統就像計算機的殺毒軟件,不論白天黑夜,努力識別將入侵身體的“異己分子”并加以清除,使人體得以保持健康。

免疫力主要分為固有免疫與特異性免疫,固有免疫是機體出生后就已具備的非特異性防御功能,也稱為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則是通過后天的方式獲取的,比如注射疫苗、抗體或者感染某種病毒后產生抗體。

二、免疫力強就一定不會生病嗎?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萬榮文主任介紹,免疫力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健康**。**免疫力低下易于被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或患癌癥;免疫力過高會導致免疫系統把來自外界的非致病因素(如花粉、塵螨等)錯認為有害物質,引起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會攻擊人體自身的正常組織和器官,引發紅斑狼瘡或類風濕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逐漸下降,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年人為易感人群;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中青年等,也易感染病毒。

三、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

萬榮文主任介紹,提升免疫力,中醫有八招:

**1.順應天時:**根據季節變化調整生活作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使人體與自然環境保持和諧。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生原則,調理生活起居時間,規律飲食,按時睡眠。

**2.調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對免疫力的影響。中醫講究的“恬淡虛無”就是強調人們要心態平和,凡事平常心,不斤斤計較,不難為他人也不難為自己,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的影響。

**3.節制飲食:**很多人有個養生誤區就是:脾胃虛弱該吃什么才能補上?其實飲食規律均衡,不過饑、不過飽、不偏食才是最好的調理脾胃的方式。所謂吃要講究陰陽平衡。飲食要細致講究,從烹飪方法到食材選擇,需要配合時令和節氣,可適當加入中藥藥膳調理。

**4.堅持鍛煉:**中醫講“動則生陽”,加強體育鍛煉,如: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散步、騎車等,可達到強健身體、氣血流暢的效果;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使身體感覺微熱即可,但要長期堅持。

**5.泡腳:**又稱足浴,可配合相應中藥外洗,是日常常用的養生保健方法,有活血祛瘀、祛濕排毒、養心安神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達到養生保健的作用。

**6.艾灸:**通過溫熱刺激增強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活化免疫系統,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扁鵲心書》中指出:“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得百余歲矣。”

艾灸既具有良好的養身保健作用,又便于居家自我操作,每次灸10~20分鐘即可,一次選1個穴位,第二天再換個穴位,灸前后喝溫水,飯后或運動后大汗以及洗澡后都不宜直接進行艾灸。若要治療疾病還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7.自我按摩:**通過對特定穴位的按摩改善氣血循環,平衡陰陽。

**8.中醫藥調理:**除了居家調理外,可以到中醫院尋求專業的調理治療。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調理方案,可以服用中藥湯劑、丸劑、膏方、顆粒、處方藥膳等,也可以選用針灸、拔罐、刮痧、理療、推拿等綠色物理療法,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體魄。

專家提醒

萬榮文主任提醒:通過順應天時、調節情緒、節制飲食、堅持鍛煉等多種方式,我們可以有效地增強自身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襲。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增強免疫力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需要長期堅持和努力的系統工程。讓我們攜手共進,以中醫智慧為助力,共同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重癥醫學科 萬榮文 譚君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