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后,天氣日漸寒冷,騎電動自行車出行的小伙伴,紛紛給自家車車裝上了擋風被,但這種“御寒神器”真的安全嗎?

電動自行車保暖裝備五花八門

在電商平臺上,擋風被的款式多種多樣。有護膝型擋風被、套把型擋風被,還有包裹全身型擋風被。

這是一款輕便擋風被,可以將兩邊把手和剎車穿進手套,打上結就安裝完成了。但加裝擋風被后,騎車有視角盲區??床磺宄胺絽^域的地面情況,轉彎、擰油門、剎車時,手感都沒有之前靈活。

這樣騎車上路很不安全,因為穿上擋風被后,假如想用拇指按燈光或者喇叭,擋風被限制了拇指的功能。大拇指被鎖住了,鎖住拇指等于鎖住整只手,把手抽出來要用兩秒,但應急反應時間就只有零點幾秒。

交通事故多發

“擋風被”阻擋安全

擋風被雖然可以抵擋寒風,但也可能會擋住安全。最近多地就發生了多起因擋風被遮擋視線的交通意外,一些體積較大的擋風被,在行駛過程中還容易夾掛或卷入車輪。

近日,在江蘇泰興黃橋鎮的一條馬路上,一輛電動車與轎車發生了碰撞。交警發現,這輛電動自行車加裝了擋風被,這讓車主操作受到限制,雙手無法支撐緩沖,會造成較大傷害。同時,行車阻力也會加大,車身穩定性降低,增加了騎行難度,存在安全隱患。

此外,一些車主為了御寒,在騎行時“反穿衣”,雙臂直接伸進袖子。這樣整個手臂尤其是手肘處,在用力時會遇到衣物阻礙,影響手部操作的靈活性。而且,反穿衣時可能隨時都要用手去拉滑落的衣物,也會分散騎手的注意力,導致交通事故發生。

加裝“擋風被”增加火災風險

電動自行車加裝擋風被,除了有交通安全隱患外,還有消防安全隱患。市面上不少擋風被是由聚酯纖維做填充物,充電時操作不當,極易引發火災。

擋風被和車把式手套通常使用聚酯纖維做填充物,絨布做內襯,這兩樣都是易燃物。電動自行車在充電時,車主一般都不會特意拆除擋風被,如果充電器或充電線被擋風被蓋住,會影響散熱效果,這樣很有可能引發火災。聚酯纖維還很容易發生靜電,也增加了火災發生的概率。

既然“擋風被”和車把式手套

通通裝不得

那在天寒時節騎車出行

應該如何安全、有效地防寒保暖呢?

一組海報為您解答




來源: 人民網、央視新聞、應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