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日前通報稱,近日,該所江左其杲副研究員和所在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以及歐洲多國科學家合作,從北京房山周口店、門頭溝牛眼洞等地發現的化石記錄中識別出稀有的雪豹化石,從而揭開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

雪豹曾走出過青藏高原

江左其杲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如今的雪豹是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此前的研究顯示,雪豹在演化過程中和老虎的親緣關系最近。但雪豹在演化之路上和老虎越走越遠,前者生活在高原嚴寒環境中,后者則生活在相對更常見的自然環境中,這種分化的原因是科學界長期面對的難題。而此次研究成果顯示,雪豹在歷史上曾經走出過青藏高原,出現在北京和歐洲等地。

江左其杲介紹,早在八九十年前,裴文中院士就曾注意到發現在周口店的一件化石,提出了其為雪豹化石的可能性。后來也有歐洲學者認為這件化石就是雪豹,但缺乏系統的論證,所以在國際上接受度不高。

排查確認上百件化石

此次識別出的5件化石的發現地分布在亞歐大陸多地,除了北京房山和門頭溝外,一件出自甘肅龍擔,還有兩件發現于葡萄牙和法國。

在開展研究前,科研團隊就深入地了解了現代雪豹的骨骼結構等特點,并考察其和現代虎、豹等動物的區別之處。隨后檢查已確認的虎豹和雪豹化石上的區別,進一步了解這些貓科動物在演化中骨骼上的不同之處。研究開展后,科研人員調查了歐亞大陸發現的上百件化石,最終初步排查出多件疑似雪豹的化石記錄,結合對豹屬動物系統發育的分析對比,確認其中5件化石屬于雪豹,是雪豹演化進程中走出青藏高原的“小分支”。這些化石記錄證明了雪豹曾在包括北京在內的歐亞大陸多地廣泛生存過,后來隨著氣候變化,這些雪豹又從北京等地消失了。

化石發現地未現古人類遺存

“這之中,發現在甘肅地區的雪豹化石距今約220萬至250萬年,之后在法國發現的雪豹化石距今約50萬至60萬年,北京周口店發現的雪豹化石可能距今20萬到30萬年,葡萄牙和北京門頭溝發現的化石都屬于晚更新世,距今大約1萬到10萬年之間。”江左其杲介紹,目前在發現雪豹化石的房山周口店第三地點和門頭溝牛眼洞都還沒發現古人類遺存。不過未來發現雪豹和人類共存的證據,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但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江左其杲表示,研究顯示,早在220萬到250萬年前,虎和雪豹就開始在演化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在七八十萬年前,青藏高原經歷了一次明顯抬升,出現了大規模冰蓋。同一時期,雪豹也進入了一個快速演化期,在經過后來的不斷演化,最終形成了現代雪豹的樣子。“這次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了解雪豹的演化史,也幫助我們從側面了解了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的演化進程。”

來源:北京青年報

來源: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