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的老齡化、人們生活方式及習慣的改變,血栓栓塞性疾病越來越成為全球性的重大健康問題,成為導致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涉及的范圍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即靜脈血栓栓塞癥,包括肺血栓栓塞癥和深靜脈血栓形成;(2)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房顫動(簡稱房顫)、動脈缺血發作、腦卒中等。

今天我們所說的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靜脈系統內由液態轉化為固態,阻塞血液回流且引起靜脈壁炎癥“改變。多發生于四肢,尤其以下肢最為常見,因此稱之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是一種由于靜脈內血液不正常凝結而導致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常被稱做沉默的殺手。作為繼缺血性心臟病和卒中之后的第三大常見血管疾病,VTE不僅威脅著患者的生命,還常常因其突發性和隱蔽性而讓人措手不及。我們共同了解VTE相關知識,提高公眾對這一疾病的認知,以便及早預防和治療。

一、VTE的定義與分類

VTE,即靜脈血栓栓塞癥,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導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它主要包括兩種類型: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癥(PTE)。DVT主要發生在腿部深靜脈,而PTE則是血栓脫落并隨血流進入肺動脈所致。

二、VTE的癥狀與危害

早期癥狀:肢體腫脹、發硬、疼痛,活動后加重;壓痛,沿血管可捫及絮狀物;皮膚青紫,皮溫降低,或靜脈性壞疽。

后期癥狀: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包括腫痛、淺靜脈曲張;胸痛、呼吸困難、咳嗽、出汗、咯血、休克、暈厥等癥狀。

深靜脈血栓形成(DVT)肺血栓栓塞癥(PTE)主要癥狀:胸痛、咯血、咳嗽、呼吸困難甚至暈厥。其中,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難是PTE的三聯征。危害:PTE是一種極其危險的情況,可能導致急性呼吸困難、猝死等嚴重后果。

三、發生VTE的病因與高危人群

VTE的病因主要包括靜脈壁損傷、血流速度緩慢和血液高凝狀態。以下人群為VTE的高危人群:長期臥床者、高齡者、肥胖者、高脂飲食者、長期吸煙者、懷孕或產后婦女、有家族史者等。

四、VTE的預防

預防VTE的關鍵在于提高預防意識,盡早活動,并采取機械預防和藥物預防等措施。

1、 間歇充氣加壓裝置(IPC) :這種設備通過周期性地對下肢施加氣壓,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少血液淤積,從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IPC可以顯著降低深靜脈血栓(DVT)的發生率。

2、 梯度壓力襪(GCS) :通過在下肢施加科學的梯度壓力,從足部向腿部逐漸減小壓力,促進血液從淺靜脈流向深靜脈,增加深靜脈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從而減少血液淤積和血栓形成的風險。

3、 足底靜脈泵(VEP) :這種設備通過在足底施加壓力,促進足底靜脈的血液回流,減少血液淤積,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4、動靜脈脈沖系統(IPPS) :這種系統通過模擬人體自然的脈搏波動,促進下肢靜脈血液的流動,減少血液淤積,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5、 提高預防意識:通過減肥、戒煙、戒酒、控制血壓及血糖等,積極控制基礎疾病。盡早活動:對于術后患者及長期臥床的人群,盡早下床活動是預防VTE最基本的方法。

6、踝泵運動:用力、最大限度、反復地屈伸踝關節,10-30次/組,至少8組/日,如病情允許可做膝關節屈伸運動。

7、藥物預防:臨床上常用于預防VTE的藥物有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等,使用過程中需注意觀察出血癥狀。

VTE的治療與護理以抗凝治療和溶栓治療為主,必要時可行手術治療。其實血栓的防治最重要的是日常預防,即使是高危人群,如果能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檢查、早治療、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很好地預防和控制。 預防重于治療,愿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遠離靜脈血栓,讓生命一路暢通!

來源: 山西白求恩醫院消化內科 成向瓊 杜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