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眾多年輕人日益重視自身的健康狀況與體型管理。輕斷食這一既新潮又健康的飲食模式,正悄然成為他們追求減重和改善體態的首選方法。然而,輕斷食同樣伴隨著某些潛在的負面影響。

0**1****輕斷食是什么?**輕斷食是指在白天或一周的特定時間內采用交替進食和不進食的方案。簡單說,它更關注在什么時間吃,而不是吃什么。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的內科學家發現,這種飲食方式有助于減輕體重、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等等。輕斷食的操作方法可以分為三種:

間歇性熱量限制也被稱為全天禁食,要求每次禁食的時間超過24小時,每周2至3次。在允許進食的日子里,對食物的攝入數量沒有限制。在采取下一輪斷食之前,至少要間隔1周。

交替日禁食是指一天可以隨意進食,在接下來的一天里只食用往常飲食攝入量的25%,或干脆不攝入熱量;兩種狀態交替進行。

限時進食是指在一天的某個時段里禁食,而在其余時間允許進食。限時進食有三種形式,分別是在16小時內禁食,另外8個小時是進食窗口期;在18小時內禁食,另外6個小時是進食窗口期;在20小時內禁食,另外4個小時是進食窗口期。

**02****輕斷食會抑制毛發生長?然而,輕斷食也會帶來一些風險。西湖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長期實踐“輕斷食”可能需要在維持體型與保護發質之間做出權衡。研究顯示,“輕斷食”能夠觸發毛囊干細胞的凋亡,進而阻礙毛囊的再生能力和毛發生長。**該研究成果已于2024年12月14日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上發表。

論文的主要通訊作者、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特聘研究員張兵透露,這項研究的起點源于一次偶然的實驗失誤。2021年夏季,一名科研實習生因疏忽未按時投喂實驗小鼠,導致小鼠饑餓了一整天。隨后的毛囊樣本檢測中,這只饑餓的小鼠展現出顯著的毛囊干細胞凋亡現象。

這一意外發現促使張兵深入探究:“如果單次饑餓就能導致小鼠毛囊干細胞死亡,那么像‘16+8’這樣的常見輕斷食模式,是否會同樣影響毛囊的再生和毛發生長呢?”基于這一疑問,他帶領團隊展開了相關研究。

實驗中,研究團隊首先剃除了小鼠的毛發,隨后觀察了它們的毛發生長情況。結果顯示,在不受飲食限制的情況下,小鼠的毛發在30天內幾乎完全再生;相比之下,采用“16+8”或隔日禁食方案的小鼠,在96天后僅觀察到****部分毛發生長

張兵解釋,在動物的生命周期中,毛囊會經歷周期性的再生過程,這一過程由毛囊內部的干細胞所驅動。不受飲食限制的小鼠,其毛囊干細胞在剃毛后約20天開始激活,并持續活躍直至毛發生長完成。

然而,間歇性禁食的小鼠,盡管毛囊干細胞也能正常激活,但長時間禁食后卻出現了大量凋亡。在進食與禁食的交替周期中,干細胞經歷了反復的激活與凋亡,導致毛囊的生長在初期階段受阻,無法正常生成毛發。此外,禁食時間越長,對毛囊再生的負面影響就越顯著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禁食誘導的干細胞凋亡與毛囊周圍游離脂肪酸濃度的升高密切相關。在饑餓狀態下,腎上腺會分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這兩種促進脂肪分解的激素,這些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到達皮膚,促使脂肪細胞分解,釋放大量游離脂肪酸,從而觸發毛囊干細胞的凋亡。

此外,研究團隊還進行了一項針對49名健康年輕成年人的小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類似的毛發生長抑制現象在人類身上同樣存在。采用每天18小時禁食的限制性飲食方案,使得參與者的毛發生長平均速度降低了18%。然而,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一結論仍需更大規模的研究來進一步驗證

來源: 文章來源:央廣網、新華社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