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最煩人的事情之一,就是手上長倒刺。但要注意**,千萬不要直接拔掉!**否則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近日,浙江一女子因撕扯手上的倒刺,導致手指腫脹化膿,最后進了急診拔甲治療。無獨有偶,河南的小李因為拔掉手指上的倒刺,出現了紅腫情況,便尋求醫生幫助。但就醫后感染情況仍然沒能得到控制,再加上她本身患有家族遺傳的糖尿病,傷口愈合困難。經過半個多月的多次轉院治療,最終居然只能通過手術截掉一根手指,來保住整只手。
想不到吧!小小的倒刺竟會引發如此嚴重的病情那么,手上的倒刺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倒刺,在醫學上稱為甲周逆剝,是指皮膚角質層異常翹起的小片表皮,形狀像刺,所以得名。皮膚科專家解釋,長倒刺與這個地方的皮膚特點密切相關。
人體皮膚表面是角質層,而多數部位皮膚角質層含有毛囊、皮脂腺,其分泌的皮脂正是天然的保濕潤膚材料,鎖住局部的水分,從而使角質層與下層皮膚不容易分離。
但甲周皮膚比較特殊,缺乏毛囊,幾乎沒有油脂保護,所以角質層就很容易因干燥而與下層皮膚剝離,形成倒刺。而手指本身也是容易接觸洗滌劑、臟東西以及物理摩擦的地方,這薄弱又缺乏保護的角質層就會更加受傷。
總之,倒刺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干燥和摩擦,而不是因為缺維生素。
專家建議,處理倒刺切忌亂咬、亂撕。因為倒刺與皮膚全層組織連在一起,撕拉時很容易牽連周圍一大片皮膚,導致出血和深層的傷口。萬一撕了倒刺,多注意觀察甲周情況。如果手指出現傷口紅腫、疼痛,可以用碘伏消毒,外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制劑。如果出現明顯化膿,及時去醫院皮膚科就診。否則,傷口嚴重的可能發展為深部感染或炎癥,極端情況甚至需要截骨。
3個步驟,教你正確去除倒刺
1.溫水泡手5分鐘后修剪:不泡手的話最好不要修剪,因為干燥的倒刺被剪除后,可能造成皮膚微小的撕裂,反而導致更多倒刺出現。
2.從根部修剪:用鋒利、消毒過的指甲刀,從倒刺根部整齊地剪掉。
3.涂護手霜:有利于軟化粗皮,減少和預防倒刺的產生。也可以在使用護膚產品時順帶涂一下手指,同樣能起到一定的保濕作用。
注意:如果倒刺周圍出現發紅、化膿,要涂上消炎藥膏,如紅霉素、百多邦等,必要時及時到醫院治療!
注:內容參考科普時報,圖片源自網絡,僅作為科普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來源: 科普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