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街頭,什么特別誘人?沒錯,是紅彤彤、亮晶晶的冰糖葫蘆!火紅的山楂,裹上琥珀色糖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一口咬下,糖衣應聲開裂,就像小石子砸碎初冬脆弱的冰面,冬日的氛圍感一下子就上來了。

不過,切忌一次性吃太多冰糖葫蘆,小心胃結石找上門!

每逢秋冬,消化內科門診接診的胃結石患者也會明顯增加。醫生通過內鏡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胃結石,有些個頭特別大,需要用碎石裝置碎成小塊;有些特別硬,用盡內鏡下的各種“兵器”都沒辦法碎掉。

胃里有如此“倔強”的石頭,竟是冰糖葫蘆惹的禍?

專家解釋,傳統的冰糖葫蘆以山楂為主要原料,**山楂富含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鞣酸蛋白,與食物殘渣結合形成胃結石。**雖然胃結石的形成并非必然,但一旦形成,就會對胃黏膜造成壓迫和刺激,引發劇烈的胃痛,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胃潰瘍、胃出血等問題。

所以,“吃山楂能促進消化”的觀點并不完全正確。在空腹、酒后等胃酸過多的情況下進食大量山楂,不僅會促進胃結石的形成,還可能引發嚴重的消化不良、腹脹,甚至胃潰瘍。

此外,現在還有以柿子、橙子、草莓等各類水果混合制成的創意冰糖葫蘆,**水果中富含大量果酸,**如果長期或過量食用,尤其是空腹時食用,極易刺激到胃黏膜,進而引發胃痛、胃脹等癥狀。

專家提醒,要適量食用冰糖葫蘆,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糖分和酸性物質,減少對胃部的刺激。在食用冰糖葫蘆后,還可以適量飲用溫水稀釋胃酸。此外,不建議空腹食用,同時,保持飲食清淡、均衡,有助于維護胃部健康。一旦出現胃部不適癥狀,建議盡快就醫。

注:內容參考科普時報、極目新聞,圖片源自網絡,僅作為科普素材,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來源: 科普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