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使用可重用的飲料杯、快遞包裝、外賣餐盒時,是否有想過這些問題:

它真的可以重復使用?

關于重復使用有統一的標準嗎?

這些容器符合標準嗎?

我們怎么才能放心使用呢?

如今這些問題都有了答案,國內首個可重用容器團體標準發布啦!

近日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發布了T/GDES 93—2024《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精準回收和循環再使用塑料食品容器》團體標準。這是國內首個有關可循環、重復使用容器的團體標準,它的發布標志著國內在可循環、重復使用容器領域邁出了劃時代的一步。這一標準的誕生,為可重用商業模式的推廣注入了新的動力。

圖 | 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

廣東省節能減排標準化促進會發布的《溫室氣體 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 精準回收和循環再使用塑料食品容器》旨在為精準回收和循環再使用的塑料食品容器的碳足跡量化提供方法和要求,幫助相關企業和組織評估和管理這些容器在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標準詳細描述了如何量化產品碳足跡,即從原材料獲取、生產、使用到廢棄處理等各個階段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提出了循環重復使用的要求,鼓勵通過設計和操作流程優化,實現塑料食品容器的多次使用,延長產品壽命,減少新塑料的生產需求。此外,還包含了具體的計算方法和數據收集指南,以確保碳足跡的量化結果準確、可靠。

圖 |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1

可重復使用的塑料周轉箱國家標準

除了上述團體標準,針對快遞包裝,我國有《GBT 43133.1-2023運輸包裝 可重復使用的塑料周轉箱》。這是一個國家標準,主要針對運輸過程中使用的可重復塑料周轉箱的設計、制造、使用和回收等方面提供了規范和要求。


可重復使用的塑料周轉箱

標準明確界定了四種主要類型的塑料周轉箱,包括直立堆碼箱、折疊箱、嵌套箱和嵌套堆碼箱,每種類型均配有詳細的示意圖和尺寸說明,確保標準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

標準還規定了塑料周轉箱的基本質量要求,如材料性能、結構強度、耐候性等,同時強調了堆碼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確保周轉箱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此外,還規定了周轉箱上的標記和標識要求,包括制造商信息、材料標識、使用說明等,以便于識別和管理。該標準還提供了周轉箱性能測試的方法,包括耐用性測試、承載能力測試等,以驗證產品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圖 | 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

2

臺灣循環杯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臺灣的循環杯已經有了指引!當地環保主管部門于 2022 年 10 月 31 日發布“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針對材質及標示、借用及歸還、清洗、檢驗、環保理念溝通、良好服務標志等 6 大方面提供標準規范。


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

圖 | 綠色和平

當地部門隨后又于同年 12 月 22 日推出“外借杯良好服務標志”,為符合循環杯服務標準的從業者提供認證標志,讓民眾輕松辨識、安心借用。


外借杯良好服務標志

圖 | 綠色和平

3

國際趨勢:給重復使用一個明確的定義

除了中國本土實踐,國際上也有許多關于重復使用相關的標準。首要的,便是對“什么是重復使用”的定義。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的關于包裝再使用的重要標準——ISO 18603:2013標準(包裝與環境 — 重復使用)給出了重復使用及可重復使用包裝的簡單定義:

重復使用指包裝在其生命周期內預期被重復灌裝或使用。可重復使用包裝指設計用于或已證明能在重復使用系統中完成最少次數的傳遞或周轉的包裝或包裝組件。歐盟的包裝和包裝廢物指令中采納了這個定義。

美國加利福利亞的 SB 1335法案也概述了可重復使用包裝的定義:可重用商品必須可承受 780 次商業洗滌循環或享有保修保證,保證商品至少可重復使用一年。

可持續包裝聯盟(SPC)發布的《可重復使用包裝指南》綜合參考了 ISO、歐盟包裝及廢棄物指南等的定義,認為可重復使用包裝是允許企業或消費者將相同類型的產品放回原始包裝的包裝,其設計以可退回和/或可再罐裝為目的,不含有害化學物質,并且在一個能夠保障重復使用的系統中,達到最少重復使用次數。

除此之外,麥克阿瑟基金會發布的《解鎖重復使用的新篇章:促進可重復使用包裝的規模化發展》中對重復使用模式進行了定義:

重復使用模式是指物品在不改變原有性能、狀態的情況下(通常不經過回收再生或重大維修)能夠以同種目的,反復多次使用達到一定次數的使用模式。

在探索的過程中,各方的定義略有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能夠反復多次使用。目前,麥克阿瑟基金會關于重用模式定義被普遍接受,廣泛傳播。

4

標準化衡量指南

為了幫助旨在從事重復使用模式的企業相關方、相關政策制定者,以及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參與者,世界經濟論壇與科爾尼合作發布了《推廣重復使用模式:標準化衡量指南》,首次系統制定出了針對重復使用實踐的相關衡量標準。

指南指出了重復使用實踐需要滿足的基本條件和針對企業的重復使用實踐的評估指標:

基本條件

重復使用的容器或包裝必須有足夠的耐用性和質量,使其可以經受多次使用而不損壞。設計上能夠滿足易清洗和保養要求,確保其在多次循環中仍能保持良好的功能和衛生狀態。

評估指標

企業可以通過計算重復使用模型銷售的體積或單位份額(例如,飲料的升數、食品的立方米、個人/家庭護理產品的升數)來評估重復使用發展情況。也可以通過評估可重復使用容器進行的平均循環次數來評估效率。

有關《推廣重復使用模式:標準化衡量指南》詳細內容,可查看擺擺往期內容。

5

PR3-促進再利用的全球聯盟在行動

PR3是一項公私合作計劃,由 RESOLVE(致力于建立創新的合作伙伴關系,以解決關鍵的健康和環境挑戰的非營利組織)于 2019 年發起,旨在引領全球利益相關者開發為可重復使用的包裝系統制定標準,以實現共享、互操作和包容性的重復使用基礎設施。

PR3正在推動制定設計可重復使用容器和返還點的標準、共享的數字語言和重復使用標簽,以及洗滌、安全和衛生的要求。這些標準正在通過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推進,并有望被納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等全球機構。目前,此項標準正在全球至少十幾個城市的新重復使用基礎設施中啟動,包括亞洲、歐洲和北美。

PR3標準包括七個部分:收集點、容器設計、數字化、激勵、標簽、系統操作和性能以及洗滌。

PR3重復使用標志

圖 | PR3-Summary-of-Container-Design

6

終結一次性經濟模式

標準能發揮關鍵作用

推動重用模式相關的產業標準化,可以有效刺激市場,將原本零散的重用版圖連接起來。德國科思創化學公司全球循環經濟部經理及ISO塑料技術委員會環境分委會主席阿希姆·伊爾澤夫博士(Achim Ilzh?fer)說:“ISO標準具有強大的驅動力,能在國際層面上規定,價值鏈合作方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 如何更好地進行信息交換,使材料使用從線性模式轉變成循環經濟模式。”

通過標準化設計的可重復使用產品,能夠優化物流流程,減少包裝材料的更換和處理時間,提高可重用系統的效率,促進供應鏈一體化,提高供應鏈的整體運作效率。

標準化的容器是可互換的,并且可以被多個品牌使用,通過使用普通庫存來滿足公司之間的需求變化,可以將所需數量最小化。 標準化的尺寸和形狀還可以通過最大化存儲和分配空間來幫助提高物流效率。

標準化之后的操作系統通過RFID等現代技術,可以實現智能化管理,提高庫存控制效率和物流追蹤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和錯誤率。與一次性產品相比,可重復使用的產品能夠顯著降低采購成本,同時減少廢棄物處理和回收費用,為企業帶來長期的經濟效益。

7

有效防止“漂綠”行為

“漂綠”是市場主體用來標榜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可持續的一種行為,或非環保型企業虛假鼓吹自己是環保型企業,以及金融領域中一些混淆、掩飾和故作綠色的投資產品及行為。

不是每種貼有可重復使用的標簽的產品都是真正的可重復使用!因此,缺少對于重復使用的統一衡量標準,會讓“漂綠”現象防不勝防。而通過設立明確標準、加強監管、提高透明度等措施,將能有效遏制“漂綠”行為。

8

促進行業創新發展

標準化作為戰略性創新資源,能夠為科技創新提供轉化載體,成為創新成果產業化、市場化應用的橋梁,進而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制定可重用模式標準,鼓勵了包裝材料、結構設計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推動了向更輕量化、高強度、易回收等方向發展,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促進行業創新發展。

根據麥克阿瑟基金會的評估,在全球范圍內,僅用可重復使用的替代品取代 20% 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就提供了至少 100 億美元的商業機會。

此外,重復使用模式可以帶來更大的用戶及企業利益,包括卓越的用戶體驗、用戶洞察、品牌忠誠度和成本節約。從一次性使用轉向重復利用,不僅有助于消除塑料垃圾和污染,而且如果實施得當,還可以顯著減少溫室氣體 (GHG) 排放和其他負面外部性。

參考資料

[1]Publications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Available at: https://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publications.

[2]Sustainablepackaging. Available at: https://sustainablepackaging.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Guidance-for-Reusable-Packaging.pdf.

[3]Guidance for reusable packaging. Available at: https://sustainablepackaging.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Guidance-for-Reusable-Packaging.pdf.

[4]Scaling reuse models: A guide to standardized measurement. Available at: 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Scaling_Reuse_Models_2023.pdf.

[5]California, S. of Sustainable packaging for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Act of 2018 (SB 1335), CalRecycle Home Page. Available at: https://calrecycle.ca.gov/packaging/statefoodservice/.

[6]The alliance to advance reuse - the PR3 standards PR3. Available at: https://www.pr3standards.org/the-pr3-standards.

[7]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 (2022) ISO. Available at: https://www.iso.org/cms/%20render/live/en/sites/isoorg/contents/news/2022/03/rethinking-the-future-of-plastic.html.

[8]Reuse - Rethinking Packaging: Shared by New Plastics Economy Reuse - Rethinking packaging | Shared by New Plastics Economy. Available at: https://emf.thirdlight.com/link/mtrsnli6m4q0-wm25fb/@/preview/1.

[9]新解讀《GBT 43133.1-2023運輸包裝 可重復使用的塑料周轉箱 第1部分:通 用要求》.pptx人人文庫. Available at: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0812956.html.

[10]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Available at: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119791/.

[11]Epf (2022) 111/10/31 循環杯乾淨 清潔有規範 借用請放心 訂定「循環(外借)杯良好服務指引」, 臺灣環保文教基金會. Available at: https://epf.org.tw/111-10-31.

-End-

編輯:擺脫塑縛

來源: 擺脫塑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