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們的很多理念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今天談一個(之前肯定不會關注的)中老年人比較關心的話題:保健品,也就是“營養補充劑”。

今天分享一下我個人對“氨基葡萄糖鈣”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大家的選擇能有所幫助。

先看一下們的關節解剖,下面是骨頭(相當于地基),要保證它的堅強支撐,上面是軟骨(相當于地面),要盡量做到耐磨損及光滑。“鈣”跟前者相關,而“氨基葡萄糖”跟后者相關。

之前講過建議大家補鈣,根據研究,我國膳食當中鈣的攝入量只相當于需要量的一半左右,同時中年以后骨密度處于下坡的趨勢,所以建議有意識補鈣,首選通過飲食,如果做不到可以口服鈣劑。

“氨基葡萄糖(鹽酸或硫酸)”作為藥物,在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炎”方面有爭議,有的指南推薦,有的指南不推薦。我們知道,“退行性骨關節炎”的病理是軟骨損傷,而軟骨損傷以后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沒有什么有效的藥物能夠治療“退行性骨關節炎”這個疾病。因此我們更多的可以把氨基葡萄糖作為預防疾病的營養補充劑,或者用于疾病早期,減緩關節軟骨損傷的速度。

人體氨糖含量跟鈣一樣,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有一個上坡再下坡的過程,所以也要有意識的增加氨糖的攝入。從這個角度看,人到中年(一般認為35歲),尤其是關節有輕微的不適感,但還沒有發展成“骨關節炎”這個疾病的時間段,還是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的。

當然對于對于保健品,我們也要有個基本認識:

1、保健品不是藥品,不能用于疾病的治療。補充營養元素的原則是“缺啥補啥,膳食優先,不缺不補”。

2、人的體質不同,口服任何保健品,出現了不適感,一定要停止使用。

3、我們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石;“合理運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平和心態”。保健品只是“健康飲食”里的一個分支,我們還是要有“大健康”的觀念,不要只局限于“吃什么”。

來源: 王醫生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