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作為我們身體里的 “解毒大師”,每天都在默默地為我們辛勤工作。然而,你知道嗎?有兩大 “天敵” 正悄悄地對它發起攻擊,而很多人卻毫無察覺,甚至每天都在和它們 “親密接觸”。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肝臟最怕的兩種東西,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一起守護好我們的小心肝。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酒精:肝臟的“甜蜜負擔”

酒,是很多人生活中的 “??汀?,但它對肝臟來說卻是個 “惡魔”。酒精進入人體后,會在肝臟中進行一系列復雜的代謝過程。先是通過乙醇脫氫酶變成乙醛,這個乙醛可不簡單,它就像一把 “小刀子”,會直接對肝臟細胞造成損害。然后,乙醛再經由乙醛脫氫酶代謝為乙酸,最終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但是,很多人喝酒后會臉紅,這其實是身體在發出警告!臉紅是因為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導致乙醛在體內蓄積,肝臟受不了啦,就通過 “紅臉” 來提醒你:別喝了,我快不行了!

肝臟雖然有強大的再生能力,但面對酒精這個 “克星”,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長期大量飲酒,不僅會直接損害肝細胞,還會抑制肝臟的自我修復功能。酒精還會影響肝臟代謝脂肪的能力,讓脂肪在肝細胞里堆積,慢慢發展成脂肪肝。如果不加以控制,還會進一步惡化為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據統計,男性每天攝入酒精≥30克,女性≥20克,患酒精性肝病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每天攝入酒精40-80克,持續5年就可能得酒精性脂肪肝,10-15年后,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可能就找上門了。我國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飲酒已經成為僅次于病毒導致肝損傷的第二大病因。全球每年更是有多達50萬人因為酒精性肝病導致的肝硬化而失去生命,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肥胖:肝臟的“沉默殺手”

除了酒精,肥胖也是肝臟的一大 “敵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肥胖的人越來越多,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也跟著一路飆升。全球每4個成人中就有1個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中國,肥胖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高達63%-85%,就連瘦人也不能幸免,患病率也在10%以上。更可怕的是,脂肪肝連孩子都不放過,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 “白白胖胖” 才可愛,拼命給孩子喂吃的,一不小心就引發了肥胖,進而導致脂肪肝,甚至肝硬化。

肝臟本身是個很 “吃苦耐勞” 的器官,它任勞任怨地工作,即使只剩下20%,也能維持身體的基本代謝。但也正因為如此,得了肝病的人往往一開始沒什么感覺,等身體出現不舒服的時候,可能已經到了疾病晚期。脂肪肝就是這樣一個 “隱藏的殺手”,它發展緩慢,而且不管胖瘦都可能中招,很多人都是在體檢做B超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得了脂肪肝。

澤橋原創 版權聯系

怎樣護肝?

1、戒酒

對于已經因為酒精引起肝臟脂肪變的人來說,早期戒酒是可逆的。一般戒酒后2-6周脂肪肝就會有明顯消退,堅持戒酒1年,再配合醫生的保肝治療,肝臟損傷通常能治愈。但可惜的是,很多酗酒者根本不聽勸,明知道飲酒會影響病情,卻還是照喝不誤。

2、減肥

減重超過7%-10%,就能顯著減緩肝纖維化的發生和進展。在飲食上,要低糖低脂,少吃含果糖的食品,比如果汁、乳酸飲料、甜品等,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像動物脂肪、棕櫚油、油炸食品都要盡量少吃。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豆類、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等。

同時,還要適度運動,推薦騎自行車、快速步行、游泳、跳舞等中等量有氧運動,每周4次以上,累計時間150-250分鐘。每周最好再加上2-3次輕或中度肌肉鍛煉,像舉啞鈴、俯臥撐、彈力帶等。

3、定期體檢

查出脂肪肝后,建議每6個月復查一次腹部超聲或者肝彈性檢測。如果已經有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還要同時復查肝膽腫瘤標志物(AFP/CA199/CEA)。

來源: 澤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