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節交替、氣溫多變之時,流感病毒不期而至,因其可以通過飛沫、接觸傳播,很容易在學校、辦公室、商場、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迅速擴散。感染后的常見癥狀包括突發高熱、頭痛、肌肉酸痛、乏力等,部分患者還會有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癥狀。一般情況下,經過適當休息和對癥治療,大多數患者在一周左右可逐漸恢復。但病毒可能會突破身體的防御,引發更嚴重的問題——出現病毒性心肌炎,尤其對年輕人和兒童,潛在風險不容小覷。

1.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流感病毒侵入人體后會在體內大量繁殖,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啟動來對抗病毒,導致心肌組織嚴重水腫和功能障礙為特征的疾病。從而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使患者心悸、胸痛、呼吸困難、疲勞和暈厥等癥狀,嚴重者常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嚴重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臨床稱之為“爆發性心肌炎”。該類型的心肌炎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預后差的特點,死亡率高達80%!

本病冬季發病較多,各年齡段均可發病,平時身體健康、無基礎器質性疾病的青壯年多見[1],無明顯性別差異。

心肌炎MRI圖

2.如何早期識別?

早期診斷至關重要!疾病初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微的不適感,出現發熱、乏力、咳嗽、腹痛、腹脹以及嘔吐等普通感冒的癥狀,若迅速出現氣促、胸悶、胸痛、心悸、視力模糊、暈厥和驚厥等癥狀,應引起高度警覺,這可能是最嚴重、最特殊類型心肌炎的征兆,應立即就醫進行緊急治療!

3.如何預防與管理病毒性心肌炎?

(1)增強免疫力與個人衛生習慣

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第一要素在于增強個人的免疫力和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提升人體免疫力是抵抗病毒入侵的關鍵。再者保持均衡的飲食,如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可確保攝入充足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可以幫助身體對抗病毒。三是規律的體育活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從而間接提高對病毒的抵抗力。四是睡眠質量也不容忽視,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免疫系統的修復與重建。五是在個人衛生方面,勤洗手、避免與生病者密切接觸、咳嗽或打噴嚏時遮擋口鼻,以及在流感季節佩戴口罩,都是防止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可減少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的風險。

(2)接種疫苗

預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另一重要策略是趕在疫情來襲前先期接種疫苗。盡管目前沒有特定針對病毒性心肌炎的疫苗,但接種流感疫苗和某些其他病毒性疾病的疫苗,如腮腺炎、麻疹、風疹等,可以顯著降低因這些病毒感染而導致心肌炎的風險。定期接種疫苗,尤其是流感季節前,能夠為身體建立一層額外的防護屏障。

(3)尋求專業治療

一旦確診病毒性心肌炎,專業治療與生活方式的調整變得尤為關鍵。治療方案通常包括休息、藥物治療和支持性療法。休息是恢復期間的核心,有助于減輕心臟負擔,促進心肌的修復。在生活方式方面,應遵循醫生的指導,避免過度勞累,可進行適度的體力活動,如散步或輕松的瑜伽。均衡的飲食,對控制血壓和維護心臟健康有益。心理調適也非常重要,面對疾病的壓力,適時尋求心理輔導或加入患者支持小組,可以改善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在這個流感多發的季節,病毒性心肌炎是一個潛在的健康威脅,通過增強意識、采取預防措施、及時診斷和科學治療,守護心臟健康,享受健康生活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參考文獻:

[1]成人暴發性心肌炎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7-12-15

供稿單位:重慶科普作家協會

作者: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魏曉宇副主任醫師,鄒老師科普花園鄒靜波主任技師

審核專家:李涵斌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