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發,甲流感染率相比前幾個月明顯上升。日常家居清潔是保障健康的重要環節,尤其是在流感高發期流感患者康復后,更需要加強清潔和消毒。

然而,許多人在進行家庭清潔消毒時,往往存在一些誤區,不僅可能降低清潔效果,還可能帶來健康隱患。

01

這些清潔消毒方法是錯的

? 大面積噴灑酒精消毒空氣

酒精具有高度易燃性,在密閉空間中大量噴灑會使空氣中乙醇濃度升高。空氣中乙醇濃度>3.3%時,遇到明火或靜電可能引發火災甚至爆炸

此外,吸入過多酒精蒸氣可能對人體的呼吸系統產生刺激,導致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

因此,不建議用酒精噴灑空氣消毒,保持室內通風和使用專業空氣消毒設備才是更安全有效的選擇。

? 使用含氯消毒劑消毒金屬或皮革制品

含氯消毒劑中的活性氯具有很強的氧化性,會腐蝕金屬和皮革制品。

  • 金屬表面接觸氯后,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容易加速生銹的氯化物或氧化物。
  • 對皮革制品,氯會破壞其膠原蛋白結構,使其變脆、變硬,同時還可能與染料發生反應,導致褪色或留下斑點。

為避免損壞,金屬表面宜用非腐蝕性消毒劑,皮革制品則應使用專用清潔劑或酒精濕巾進行清潔。

? 不同類型消毒劑混用

不同類型的消毒劑混用可能產生危險的化學反應或降低消毒效果。

  • 84消毒液(含氯)與酸性清潔劑混合會釋放有毒的氯氣,嚴重時可能導致中毒;
  • 季銨鹽類消毒劑與肥皂混用可能發生酸堿中和,失去消毒劑活性,某些混用還可能生成刺激性氣體或腐蝕性物質,對人體健康和物品表面造成損害。

使用消毒劑時需了解其成分,避免隨意混用,確保安全和效果。

? 洗滌劑中加入常用消毒劑

在洗滌劑中加入非醫用消毒液可能起不到實際的消毒效果。

  • 洗滌過程中,大量的水會稀釋消毒液,致其濃度過低,無法有效消毒。
  • 含氯消毒液可能腐蝕洗衣機的金屬部件和內膽,縮短設備使用壽命。
  • 混合使用洗滌劑和消毒液可能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刺激性氣體或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建議洗滌衣物時分開處理,必要時用高溫或單獨的消毒程序代替。

02

這4個清潔環節很重要

通風不足、對高頻接觸物品清潔不徹底、未及時清洗清潔工具以及缺乏個人防護,都是常見的疏漏。

通風**:**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避免空氣中病毒殘留。

高頻接觸物品清潔:使用75%濃度醫用酒精擦拭手機、鑰匙等物品,防止病毒傳播。

清洗清潔工具:及時清洗消毒抹布、拖把等,避免成為新的污染源。

個人防護:清潔時佩戴手套和口罩,防止化學物質或病原體直接接觸皮膚和呼吸道,降低感染或刺激的風險。

03

如何科學有效地清潔消毒?

科學有效地清潔消可以這樣做

  • 污染物清理:若地面、家具或衣物被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如嘔吐物、糞便或呼吸道患者的痰液),需先清除污物,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金屬表面可使用70%酒精)。消毒后靜置15~30分鐘,再用清水清洗并擦干。
  • 地面清潔:定期清潔地面,根據需要增加清潔次數,清潔后保持地面干爽。
  • 冰箱清潔:低溫可能導致病毒滯留且保有傳染性,因此對可能被污染的生肉、蔬果以及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進行清理,冰箱內部亦應進行簡單的清潔。
  • **床品和衣物:**定期更換和清洗床單、枕套、毛巾及衣服。
  • **寵物環境:**若家中飼養寵物(如貓狗),需增加清潔頻率。
  • **垃圾處理:**垃圾應包好后放入有蓋垃圾桶,并至少每天清理一次。

洗手間是家庭衛生的關鍵區域,也是病菌容易滋生和傳播的地方。保持洗手間清潔和干爽,不僅能預防異味和細菌滋生,還能有效降低傳播風險。

  • **日常清潔:**廁所需經常清洗擦拭,并保持干爽。
  • **洗手設施:**備有洗手液和一次性擦手紙供使用。
  • **沖廁習慣:**確保沖廁設備正常使用,每次如廁后必須沖水,沖水時蓋住廁板。
  • **毛巾管理:**避免共用毛巾。個人使用的擦手巾需妥善存放,每日至少徹底清洗一次。建議準備多條毛巾以便替換,效果更佳。

經歷流感后,清潔和消毒不僅是恢復日常生活的重要步驟,更是防止二次傳播的關鍵環節**。**掌握科學的清潔方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營造安全、健康的居家環境。

來源:北京發布 據央視新聞、科普中國

來源: 北京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