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之前,先回答科科一個問題:自然低下頭,就用現在玩手機的姿勢,此時,你的嘴唇是否微張?如果是,那你很可能有口呼吸的不良習慣,小心慢慢下巴后縮。
兩步自測
你有下巴后縮的情況嗎?
下巴后縮即下頜后縮,是一種常見的頜面部發育問題,它不僅影響顏值,還可能對口腔功能和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圖源:九派新聞
下頜后縮,顧名思義,就是下巴相對于正常位置向后退了一步。從側面觀察可見明顯的凸面形態,給人一種“下巴短小”或“沒有下巴”的印象。如果頸部脂肪堆積,就可能出現我們常說的“雙下巴”外觀。
這種情況,通常還伴隨著嘴凸、牙齒前突、“齙牙”、唇閉合不全、“嘴包不住牙”之類的情況。
對于下頜極度后縮的人來說,氣道可能也會變得狹窄,進而在睡覺時出現打鼾、呼吸暫停的情況,影響全身健康,需要引起重視。
兩步自測自己是否有下頜后縮的情況:
照鏡子時,觀察側面線條,如果鼻尖、嘴唇、下巴不在一條直線上,可能就是下頜后縮。
自然狀態下,嘴巴閉合時,上牙覆蓋下牙過多,或者下牙明顯向后退,也是下頜后縮的信號。
通過專業的頭影測量分析,可以更準確地評估下頜與顱骨的關系,確定下頜后縮的程度。
圖源:九派新聞
改掉口呼吸
能“拯救”凸嘴嗎?
凸嘴的形成,主要與遺傳和不健康的行為習慣有關。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呼吸習慣。
口呼吸,也就是通過口腔進行呼吸。醫學上認為:在安靜狀態下,當呼吸的氣流主要通過口腔出入,口腔氣流>30%呼吸氣流量時,如此的呼吸狀態占呼吸時間的80%以上,就是“口呼吸”。
口呼吸可分為兩類:一是阻塞性張口呼吸,是由原發疾病導致的上呼吸道阻塞。比如鼻竇炎、鼻息肉、鼻甲肥大、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造成呼吸道堵塞。二是習慣性張口呼吸,指長期的張口呼吸改變了顳下頜關節結構和關節周圍肌群,形成了肌肉記憶所致。
長期口呼吸,會導致下巴后縮,甚至鼻梁變塌,繼而出現面容改變。目前,“呼吸方式對生長發育期兒童頜面部發育有重要影響”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專家的支持,正畸學界對此也有較多研究。
另外,長期口呼吸還可能帶來影響睡眠、影響生長發育、引起耳鼻喉相關病變等一系列麻煩。
為了防止睡覺時不自覺地出現口呼吸,不少人會使用“口呼吸貼”,利用膠帶將上下嘴唇強行黏貼上。對此,專家表示,如果鼻腔可以正常通氣,是口腔或者牙齒的原因導致的口呼吸,如下兜齒、門牙往外突,是可以用封口貼及矯正帶的;如果是鼻塞導致的長期張口呼吸,不能用封口貼或口呼吸矯正帶,可能會導致孩子嚴重缺氧。
不過,即使是對于口腔、牙齒等問題引起的口呼吸,封口貼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幫助孩子嘴巴閉合。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去醫院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牙套、手術......
各種矯正方法,怎么選?
目前,正畸治療是應對下頜后縮的主要手段。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針對下頜后縮的矯治策略各有側重。
▲孩童階段(3-6歲)
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頜骨正在快速生長,不良習慣如啃手、吮吸手指、張嘴呼吸和咬下嘴唇等,可能會導致下頜發育異常,使下牙向前推移,下巴相對后縮。因此,家長和口腔醫生應重點關注這些不良習慣,并采取措施干預。
或可使用特定的正畸裝置,幫助孩子們改正不良習慣,引導頜骨恢復到正常的生長軌跡。
▲青少年階段(9-12歲)
青春期是頜面部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骨骼具有較大的發育潛力。在這個階段,應評估孩子的臉型,確定是否存在下頜后縮的情況,并采取以下措施:
功能性矯治——利用功能性矯治器,通過引導下頜向前生長,改善咬合關系和面部形態。
固定正畸治療——使用金屬或陶瓷托槽,配合弓絲系統,通過逐步調整弓絲的力量,引導牙齒和頜骨向正確位置移動。
▲成人階段(>18歲)
手術矯正——對于中重度下頜后縮患者,可能需要聯合正頜手術,如下頜前徙術,來移動下頜骨到更合適的位置。手術通常在成年后進行,因為此時頜骨已經停止生長。
掩飾性治療——對于一些不需要手術或不愿意接受手術的患者,可以通過牙齒代償或骨代償的方法,即通過牙齒的移動來掩飾頜骨的不協調,改善面型。
矯正并非越早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兒童正畸千萬要趁早”“牙齒矯正越早治療,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成本越低效果越好”“讓孩子顏值贏在起跑線”等說法廣為流傳,但專家們卻有著不同觀點。
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正畸科主任李巍然指出:“過早對兒童牙齒進行矯治,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影響孩子整個面型的發展,對孩子正常生長發育和生活也可能造成不良影響。”在替牙期進行全面矯治,還可能會降低孩子后期治療的配合度和效果。
此外,一些不當的早期干預還可能導致兒童牙齒擴弓后回縮或引發感染等并發癥。由此造成的醫療糾紛也時有發生,給家長和孩子帶來煩惱。
那么,兒童口腔問題到底何時進行干預最合適?專家提醒,如果孩子存在以下3種口腔問題,需要盡早進行正畸:
錯頜畸形,如“地包天”,前牙反頜;偏頜,也就是下巴歪到一邊;下頜后縮,也就是“小下巴”。
這些情況影響孩子正常的咀嚼功能和發育,建議及早解決治療,建議在孩子10-12歲間進行矯正。
在選擇矯治器(俗稱牙套)時,家長也應根據兒童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正畸科副主任醫師劉曉默醫生表示,固定的鋼牙套效果確定但不夠美觀,也會有些磨嘴唇,體感不適;隱形牙套美觀舒適,但要求患者有較強的自律性。
記者還了解到,有些家長會在電商平臺購買“兒童牙套”給孩子佩戴。但這種做法存在很大風險。這些標示食品級硅膠材質的牙套,一般每副三五百元,并宣稱“無需拔牙就能擴展牙弓或改變牙列”,可以矯正齙牙、牙列不齊等癥狀,也無需定制。
對此,專家強調,硅膠套應根據牙齒情況進行個性化定制,網上所售牙套一般為統一規格,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它不明確牙齒移動的方向,容易把牙齒移動到錯誤的位置,為后續正常正畸治療增加很大難度。
來源: 央視網、九派新聞、科普中國、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