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臨時只有掌握正確、科學的避震方法才能盡量將損失和傷害降到最低一旦發生地震該如何正確避震呢?

如何正確選擇躲避點?

01地震時在室內,注意尋找躲避點◆ 首先要關閉電源、火源

尋找掩護,蹲下并抓牢身邊物體。學會利用寫字臺、桌子底下的空間,或身子緊貼內部承重墻作為掩護,然后雙手抓牢固定物體。

◆ 如若身邊沒有這樣的遮蔽物,可以用雙臂護住頭部和臉部,蹲在房間的角落。

◆ 遠離玻璃制品、可能墜落的物品。

◆ 如正好躺在床上,不要隨意移動,用枕頭和被子護住頭部,若床上有吊燈則要趕緊撤離。

02地震時在室外,遠離建筑物◆ 地震時正好在室外,要注意遠離建筑物、大樹、電線桿等可能倒塌的物體,尋找空曠的場地后蹲下,用雙手護住頭部原地等待。

03被困廢墟時,盡力保存體力◆ 如若不幸被掩埋,不要隨意移動,穩定好自己的情緒

◆ 用手帕或布遮住嘴巴,避免吸入粉塵

◆ 敲擊管道或墻壁發出聲音,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 若其他辦法都不奏效再大聲呼喊,因為大聲呼救會耗費更多體力并有吸入粉塵的危險。

如何避開逃生誤區?

01******這些逃生誤區,一定要注意:******◆ 不要盲目逃離建筑物:地震預警時間短,加之房體受損、門窗變形,逃出建筑物并不容易,并很有可能在逃離的過程中因余震陷入危險之中。

不要選擇跳窗逃生:跳窗本身很危險,若遭遇余震,生還的可能更低。

逃生時不要推搡:逃生時互相擁擠,一旦發生踩踏事件將是二次傷害,十分危險。

逃生時不要乘坐電梯:地震時電梯有可能極速下落。

不要藏在天橋或雨棚下:地震時這些遮蔽物極容易坍塌。

地震預警不是預報而是警報

地震預警并不是地震預報,而是警報。收到預警信息,表明已經地震了。它指的是在地震發生后,迅速向破壞性地震波尚未到達區域發出避險警報,一般只有幾秒至幾十秒,主要是為了一些特殊行業、公眾爭取緊急處置、避難逃生時間。
具體來說,地震發生時會產生兩種主要地震波,一種是速度較快但震動較弱的縱波,一種是速度較慢但震動較大的橫波。地震預警就是利用縱波比橫波傳播速度快,以及電磁波遠比地震波傳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發生后,通過震中附近的地震儀捕捉到縱波,利用地震波信息快速計算出地震參數和影響程度,搶在具有更大破壞性的橫波到達前對可能遭受破壞和影響的地區發出地震警報。

警惕次生災害

**地震還會引發一系列的次生災害:**◆ 余震:大地震之后,隨之而來的是余震。余震的持續時間很長,可能是幾小時、幾天,甚至幾個月。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以為地震過去了就萬事大吉。◆ 滑坡、泥石流:地震若發生在山區,容易引發滑坡與泥石流。◆ 火災:地震爆發后,大地發生了多次晃動,可能會導致煤氣管道爆裂,電線短路,引發熊熊大火。◆ 海嘯:沿海地區若發生地震,極有可能引發海嘯。同樣的道理,蓄水區域(水壩等)發生地震也會引發不同程度的水災。

如何在手機上設置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功能非常重要在緊急時刻能為緊急避險提供寶貴的時間如何在手機上設置地震預警不同手機型號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
圖片來源于應急管理部

地震自救指南!收藏

學習安全知識刻不容緩

掌握逃生技能很有必要!

來源: 寧夏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