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血壓管理對老年人健康意義重大,能顯著降低心臟病、中風等嚴重并發癥風險。
一、老年人血壓特點
收縮壓高,脈壓差大:老年人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心臟收縮時,血管難以有效擴張緩沖,致收縮壓升高;心臟舒張時,血管回縮力減弱,舒張壓降低,脈壓差增大。如一位70歲老人,血壓可能為160/70mmHg ,脈壓差達90mmHg 。
血壓波動大:老年人壓力感受器調節功能減退,血壓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季節變化,冬季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夏季血管擴張,血壓降低。此外,情緒波動、體位改變(如突然站起)也會使血壓大幅波動。
隱匿性高血壓多:部分老年人診室測量血壓正常,但在家自測或動態血壓監測時血壓升高,即隱匿性高血壓。這與老年人日常活動、精神狀態等因素相關,因未及時發現和治療,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風險。
二、血壓管理目標
一般而言,65 - 79歲老年人,血壓應降至150/90mmHg 以下,若能耐受,可進一步降至140/90mmHg 。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收縮壓控制在150 - 160mmHg 較為合適。但具體目標需醫生根據個體健康狀況、是否有并發癥等綜合判斷。如患糖尿病或慢性腎病的老人,血壓控制目標可能更嚴格。
三、生活方式干預
飲食調整:嚴格限鹽,每日食鹽攝入量不超5克,減少腌制食品、加工零食攝入。增加鉀攝入,多吃香蕉、土豆、菠菜等蔬果,促進鈉排出。同時,控制脂肪攝入,少吃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如食用橄欖油、深海魚。
適度運動:選擇節奏緩慢、強度適中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速度控制在每分鐘100 - 120步;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運動要循序漸進,運動前后做好熱身與放松。
戒煙限酒: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使血壓升高,老年人務必戒煙。過量飲酒也致血壓上升,建議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25克,女性減半。
規律作息與情緒調節:保持規律作息,保證7 - 8小時充足睡眠。情緒波動會使血壓不穩,老年人要學會調節情緒,通過聽音樂、下棋等方式放松。
四、藥物治療注意事項
小劑量起始:老年人肝臟、腎臟等器官功能減退,對藥物代謝和排泄能力下降,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因此,藥物治療應從小劑量開始,如初始使用降壓藥時,用常規劑量的一半,根據血壓和耐受情況逐漸調整劑量。
選擇合適藥物:優先選長效降壓藥,能平穩控制血壓,減少血壓波動,提高用藥依從性。如氨氯地平,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合并前列腺增生的老人,可選用α受體阻滯劑如特拉唑嗪,既能降壓,又能改善排尿癥狀。
關注不良反應:用藥過程中,密切關注藥物不良反應。使用利尿劑可能致低鉀血癥,出現乏力、心律失常;β受體阻滯劑可能影響心率和心臟傳導,導致心動過緩。若出現不適,及時告知醫生調整藥物。
五、血壓監測要點
定期測量:老年人應定期測量血壓,在家可每天早晚各測一次,每次測2 - 3遍,取平均值。血壓平穩后,可每周測2 - 3天。定期到醫院測量,與醫生溝通血壓控制情況。
特殊情況測量:出現頭暈、頭痛、心慌等不適,或調整藥物劑量后,及時測量血壓,記錄數值供醫生參考。測量時注意姿勢正確,使用合適袖帶,確保測量準確。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