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長時間伏案工作已成為許多人的常態。無論是辦公室白領、程序員,還是從事文案工作者,都面臨著頸椎和腰椎疾病的潛在威脅。據統計,我國伏案工作人群中,超過半數的人在職業生涯中會遭遇頸椎或腰椎方面的問題。這些疾病不僅影響生活質量,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身體殘疾,因此,積極預防至關重要。

長期伏案工作為何易引發頸椎腰椎疾病

頸椎

1. 姿勢不良:長時間低頭看電腦屏幕或文件,頸部肌肉持續處于緊張收縮狀態。正常情況下,頸椎有向前的生理曲度,而長期低頭會使頸椎曲度變直甚至反弓。研究表明,低頭 15 度時,頸椎承受的壓力約為 2 倍體重;低頭 60 度時,壓力則高達 5 倍體重。這種額外的壓力會加速頸椎間盤的退變,導致髓核突出,壓迫周圍的神經和血管。

2. 活動減少:伏案工作時,頸部活動范圍局限,頸部肌肉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鍛煉。頸部肌肉如同彈簧,長期處于緊繃狀態,彈性就會下降,進而影響頸椎的穩定性。久而久之,頸椎關節容易出現錯位,刺激周圍的神經,引發頸部疼痛、頭暈等癥狀。

腰椎

1. 脊柱壓力改變:坐著時,腰椎承受的壓力比站立時更大。當伏案工作時,身體前傾,腰部缺乏足夠的支撐,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進一步集中在前部。有研究指出,坐姿前傾時,腰椎間盤壓力比正常坐姿增加約 40%。這種不均勻的壓力分布容易使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癥狀。

2. 肌肉勞損:腰部肌肉在維持坐姿穩定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長期伏案,腰部肌肉持續發力,容易產生疲勞和勞損。特別是豎脊肌,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會出現痙攣、僵硬,降低對腰椎的保護作用,增加腰椎疾病的發生風險。

頸椎腰椎疾病的早期信號

頸椎疾病

1. 頸部疼痛:初期可能只是偶爾出現頸部酸脹、疼痛,尤其是在長時間伏案后加重,休息后可緩解。隨著病情發展,疼痛可能會持續存在,甚至影響睡眠。

2. 頭暈頭痛:當頸椎病變刺激或壓迫椎動脈時,會影響腦部供血,導致頭暈、頭痛。這種頭暈通常在頸部轉動時加重,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

3. 上肢麻木無力: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會引起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手指可能會出現無力感,影響手部的精細動作,如寫字、拿筷子等。

腰椎疾病

1. 腰部疼痛:腰部疼痛是腰椎疾病最常見的癥狀,多為酸痛或脹痛,可在勞累、久坐后加重,平臥休息后減輕。疼痛部位主要在腰骶部,有時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2. 下肢麻木乏力:腰椎病變壓迫神經根,會導致下肢出現麻木、刺痛感,行走一段距離后,下肢會有明顯的乏力感,需要休息后才能繼續行走,這在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

3. 腰部活動受限:腰椎疾病會使腰部的活動范圍減小,如前屈、后伸、側彎等動作可能會受到限制,嚴重時甚至無法自行翻身、起床。

預防頸椎腰椎疾病的實用方法

改善工作環境與姿勢

1. 調整辦公桌椅高度:選擇高度可調節的辦公桌椅,使眼睛與電腦屏幕保持平視,手臂自然下垂時,肘部能呈 90 度角放在桌面上,雙腳平放在地面,大腿與地面平行。這樣的姿勢可以減輕頸椎和腰椎的壓力。對于腰部,可在座椅上放置一個符合人體腰椎曲線的靠墊,為腰部提供支撐,維持腰椎的生理曲度。

2. 使用合適的電腦設備:若長時間使用電腦,可配備外接鍵盤和鼠標,將鍵盤和鼠標放置在合適的高度,避免手臂懸空或過度彎曲。同時,使用可調節高度的電腦支架,使電腦屏幕處于合適的高度,減少低頭的角度。對于需要長時間閱讀文件的工作者,可使用文件架,將文件與電腦屏幕置于同一視線水平,避免頻繁低頭抬頭。

3. 保持正確坐姿:保持挺胸收腹,雙肩自然下垂,腰部挺直,不要彎腰駝背或蹺二郎腿。正確的坐姿能使身體的重量均勻分布,減輕頸椎和腰椎的負擔。每隔一段時間,可輕輕活動一下身體,如伸展腰部、轉動頸部等,緩解肌肉疲勞。

定期進行頸部和腰部鍛煉

1. 頸部鍛煉:

- 米字操:緩慢地將頭部分別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伸展,再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做環形運動,形似寫“米”字。每個動作保持 3 - 5 秒,重復 10 - 15 次。此操可活動頸部關節,增強頸部肌肉力量。

- 頸部拉伸:站立位或坐位,用右手將頭部向右側牽拉,感受左側頸部肌肉的伸展,保持 15 - 30 秒,然后換另一側。也可以雙手抱頭,用頭部向后頂雙手,雙手向前用力,形成對抗,保持 10 - 15 秒,重復 10 次,有助于增強頸部肌肉的穩定性。

2. 腰部鍛煉:

- 小飛燕:俯臥在床上,雙臂放于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后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離開床面,形似飛燕。每次保持 3 - 5 秒,重復 10 - 15 次。這個動作可以鍛煉腰部肌肉,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 五點支撐法:仰臥在床上,雙膝屈曲,以足掌、雙肘、肩部當支點,抬起骨盆,到肩部、腹部、膝關節一條直線,然后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連續 20 - 30 個。該方法能有效鍛煉腰部肌肉力量,減輕腰椎壓力。

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

1. 定時休息:建議每工作 45 - 60 分鐘,起身活動 5 - 10 分鐘。可以進行簡單的伸展運動,如彎腰、踢腿、轉動脖子等,放松全身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休息時,可以眺望遠方,緩解眼部疲勞,同時減輕頸部肌肉的緊張度。

2. 充足睡眠:保證每天 7 - 8 小時的充足睡眠,選擇合適的床墊和枕頭。床墊應軟硬適中,能為身體提供良好的支撐,維持脊柱的生理曲度。枕頭高度以自己的一拳高為宜,能使頸椎在睡眠中保持自然的生理曲度,避免頸部懸空或過度扭曲。

加強日常保健

1. 注意頸部保暖: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寒冷季節,可佩戴圍巾或穿高領衣服保暖。夏天使用空調時,避免冷風直接吹向頸部。

2. 腰部保暖與防護:腰部同樣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對于需要搬運重物的工作,應先蹲下,將重物靠近身體,利用腿部力量慢慢起身搬運,避免直接彎腰搬重物,減少腰部受傷的風險。平時可進行熱敷,促進腰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疲勞。

長期伏案工作人群由于工作特點,頸椎和腰椎疾病的發生風險較高。但只要我們充分認識到這些疾病的成因,重視早期信號,通過改善工作環境、保持正確姿勢、定期鍛煉、合理安排休息以及加強日常保健等措施,就能有效預防頸椎和腰椎疾病的發生,保持身體的健康,提高工作和生活質量。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為自己的脊柱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