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吐槽馬拉松“第一個跑馬拉松的人都累死了,你們干嘛還要去跑呢?”

今天我試著分析一下,第一個跑馬拉松的士兵,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先說間接原因,很顯然跟勞累有關系,有資料顯示,他并不是只跑了42公里,而是在三天左右跑了600多公里:從戰場跑回雅典,從雅典到斯巴達,從斯巴達到戰場,再回到雅典。這個說法并沒有證實,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在跑42公里的時候,體力消耗很大(因為一直在打仗);路上也沒有補給:而且可能是越野跑,不是我們現在的路跑,因此42公里對他疲憊不堪的身體就是難以承受的負荷。

直接死亡原因呢?都說他是“累死的”,但我們知道,他是到了雅典以后,可以不跑了,有吃有喝,不累了,然后在短時間內死亡的。那是為什么?

我想到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心臟驟停”,最可能是“電解質紊亂”。

資料顯示,當時是夏天(9月份),奔跑過程中大量出汗導致電解質的丟失,到了雅典以后,大家覺得“兄弟太累了,口渴啊,趕快喝水吧。”喝的應該是不含電解質的白開水(估計當時沒有補電解質的意識)。大量水分進入身體,電解質進一步稀釋,產生“低鉀血癥”,導致心臟驟停而死亡。

當然不排除其他疾病,比如“橫紋肌溶解綜合癥”,這個更多的是引起“腎功能衰竭”,也會引起高鉀血癥。

至于其他的原因,比如低血糖,高心率等,一般在停止跑步,進食后以后都會得到糾正。

這件事給我們兩個啟示:

1、身體勞累的時候,就不要去跑步。比如,我有時候報名馬拉松比賽,但參賽前一段時間手術比較多,或者前一天晚上有急診,那無論如何也要放棄比賽

2、大量出汗后,要“少量、多次、飲用含有電解質的水”,而不要一次補充大量白開水。

來源: 王醫生講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