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蚊子的飛行高度和飛行距離是有限的,理論上但凡超過它最大飛行距離和最大飛行高度的地區,經蚊傳播的疾病便不會出現廣泛的流行,但現實情況卻相反,因為總有聰明的蚊子會利用飛機、輪船、汽車、火車等各種交通工具,在新的地方與新的種群中的異性蚊子發生關系并完成繁殖過程,因此凡是在其體內可以增殖的病原體如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日本腦炎)、寨卡病毒病、黃熱病、基孔肯雅熱、絲蟲病的病原體都會隨之傳播開來[1],當然除此之外,病人和隱性的感染者也是重要的傳播來源。

圖源:Pixabay

哪些疾病會因被蚊子叮咬造成傳播?

蚊子可通過叮咬傳播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日本腦炎)、寨卡病毒病、黃熱病、基孔肯雅熱、絲蟲病等多種疾病[1]。以登革病毒為例,登革病毒在重慶的主要傳播媒介是白紋伊蚊,也就是俗稱的“花腳蚊”。登革病毒通過蚊蟲唾液進入人體,其傳播過程如下:

白紋伊蚊吸食登革熱患者或隱性感染者的血液后,病毒在蚊子的腸或其他器官復制并感染唾液腺。經過約8-10天的外潛伏期后,帶病毒的蚊子叮咬了下一個人,同時,還會分泌唾液將病毒帶入人體。經過可能1-14天內潛伏期,在靶器官復制,感染白細胞與淋巴組織,進入血循環。而在大約發病前1天到發病后5天,患者處于病毒血癥期,成為新的傳染源。此外,被感染的蚊子終生均能傳播病毒,還可經卵將病毒傳給后代,經過1-2周就能養育出更多新的“毒蚊子”。且有研究表明,感染登革熱的病人也在吸引著更多蚊子來叮咬,升高的體溫、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身體釋放的化學物質都使蚊子趨之若鶩。多種因素影響之下,登革熱極易引發大規模感染,嚴重威脅居民健康。如果你突然出現高熱、體溫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持續2-7天,有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疼痛,皮疹、乏力、惡心、嘔吐、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特別是近期有登革熱流行地區的旅行史,建議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那被吸了艾滋病病人的血的蚊子叮咬,會被傳染嗎?

不會!蚊子之所以能夠傳播疾病,是因為那些病原體在蚊子體內首先能夠存活,其次還可繁殖,當蚊子吸血之后,在其體內完成繁殖和大量增殖過程,移行至蚊子的唾液或者喙部,從而在下次叮咬的時候造成傳染。而艾滋病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在蚊子體內不能長期穩定存活。蚊子吸入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后,病毒會在蚊子的胃里被消化掉,無法繼續存活或繁殖。從蚊子的生活特性看,一只蚊子無論是否一次性吸入足量的血液,短時間內都不會馬上吸下一個人的血液,否則,不同的血型之間的凝集反應均足以使其產生大量的凝塊而導致死亡。另外,要傳播艾滋病,需要達到一個非常大的病毒量。蚊子嘴上殘留的血液量極少,遠遠達不到傳播所需的病毒量。而據研究,需要數千只蚊子同時叮咬一個艾滋病患者才能有足夠的病毒量傳遞給下一個被叮咬者,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因此,雖然艾滋病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傳播,但蚊子叮咬并不可能是導致新的感染的一個傳播途徑。

參考文獻:

[1]侯海光,李培羽,秦娜,等.2015-2018年天津市蚊蟲密度監測結果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20,36(08):798-800.

供稿單位:重慶科普作家協會

作者: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李梅副主任技師、張匯征副主任技師;重慶市永川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鄒靜波主任技師

核專家:李涵斌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