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奇妙“初體驗”:探秘那些特殊生理現象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院婦產科劉慧杰
當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初為父母的喜悅簡直要滿溢出來。不過,緊接著就會發現寶寶身上有好多讓人既擔心又好奇的現象。別慌,今天就來揭開新生兒這些特殊生理現象的神秘面紗。
一、“馬牙”——口腔里的“小珍珠”
寶寶出生沒幾天,您可能偶然間發現,他的牙齦或上顎部位,冒出了一些小白點,像極了一顆顆小小的珍珠,這就是傳說中的“馬牙”。有些老人會念叨,得用針挑破或者紗布擦,千萬別!這些“馬牙”其實是由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物積留形成的,是寶寶成長的正常表現,一般幾個星期后就自行消失。要是貿然動手,很容易引發感染,讓寶寶遭罪,咱就靜靜等待它們自然退場吧。
二、生理性黃疸——皮膚的“變色魔法”
出生兩三天后,原本粉嘟嘟的小寶貝,皮膚卻開始泛黃,這可把家長急壞了。其實,大多數新生兒都會經歷生理性黃疸。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紅細胞數量多,出生后,這些多余的紅細胞被破壞,產生了膽紅素,而寶寶的肝臟功能還沒發育完善,沒辦法一下子處理這么多膽紅素,它們就積聚在皮膚表面,呈現出黃疸。通常在出生后7 - 10天,黃疸會慢慢消退,只要寶寶能吃能睡、精神好,基本沒啥大問題,要是黃疸持續加重或消退過慢,那可得找醫生瞅瞅。
三、假月經與白帶——寶寶的“小尷尬”
家里要是生了女寶寶,可能會有更“驚人”的發現。出生一周左右,女寶寶的陰道竟然出現了少量血性分泌物,像極了月經,還有的寶寶會有白色分泌物,就跟白帶一樣。這事兒聽起來稀罕,實則正常。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受到雌激素的影響,出生后,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子宮內膜就會脫落,出現類似月經的現象,白帶也是同樣的緣由。用干凈柔軟的紗布輕輕擦拭,保持外陰清潔就行,千萬別過度清洗或用刺激性的東西擦拭,過幾天它們就會和寶寶“告別”啦。
四、螳螂嘴——臉頰上的“小衛士”
仔細瞧瞧寶寶的臉頰內側,靠近牙齦的地方,是不是有兩塊隆起的肉肉,看起來有點像小螳螂的嘴巴,這就是“螳螂嘴”。它的存在是為了幫助寶寶更好地吸吮乳汁,是寶寶天生的“吸吮神器”。可別聽人說要把它剪掉,一旦處理不當,引起口腔感染,那寶寶吃奶都成問題,安心讓它陪著寶寶度過最初的哺乳時光吧。
五、新生兒粟粒疹——鼻尖上的“小芝麻”
看看寶寶的鼻尖、鼻翼、臉頰等處,是不是散布著一些小白點,密密麻麻的,就像撒上去的小芝麻,這就是新生兒粟粒疹。這是因為寶寶皮脂腺分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皮脂腺堆積在毛囊內形成的。寶爸寶媽們完全不用擔心,這些粟粒疹既不疼也不癢,更不會影響寶寶健康,隨著寶寶的成長,一般在出生后數周內就會自然脫落,千萬別手賤去擠,不然容易造成皮膚損傷和感染。
六、呼吸不規則——睡夢中的“小起伏”
有時候,您守在寶寶的小床邊,會發現寶寶的呼吸節奏怪怪的,一會兒急促,一會兒緩慢,甚至還會短暫停頓幾秒。別慌,這是新生兒常見的呼吸不規則現象。寶寶的呼吸中樞發育還不成熟,調節功能較差,所以呼吸就會呈現這樣的波動。只要寶寶面色紅潤、沒有口唇發紫等異常表現,就說明寶寶呼吸正常,隨著月齡增加,呼吸會逐漸規律起來。
新生兒的這些特殊生理現象,乍一看可能讓人揪心,但了解之后就會明白,這都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小插曲。家長們只要細心觀察、科學應對,就能陪著寶寶順利度過這個奇妙的新生階段。
來源: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院婦產科劉慧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