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洞庭湖,猶如湖南的一顆璀璨明珠,湖面遼闊無垠,濕地生態多樣。這片廣袤的湖面與豐富的濕地資源,為各類候鳥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棲息地與覓食天堂。洞庭湖不僅是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更是它們心中無可替代的樂園。每年,數以萬計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翩然而至,它們在此棲息繁衍,為洞庭湖這片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機。這些候鳥不僅是天空中遷徙的使者,更是這片土地不可或缺的靈魂。當它們在湖面上翱翔時,陽光灑在羽翼之上,閃耀著五彩斑斕的光芒,宛如一幅動人心魄的絢麗畫卷。洞庭湖的生態多樣性令人嘆為觀止。從輕盈靈動的紅嘴鷗、純潔高雅的白鷺,到優雅神秘的黑天鵝、高挑挺拔的灰鶴,各種候鳥在此歡聚一堂,共同編織出一幅物種豐富的生態美景。它們在湖畔悠然自得,于濕地草叢間自由穿梭,鳴叫聲與翅膀的拍打聲交織在一起,宛如演奏著一曲悠揚動人的自然交響樂,令人沉醉其中。
雪雁(圖片來自網絡)
雪雁雪雁白茫茫,
身披雪花似仙裳。
天空舞臺任翱翔,
隊形變換美無雙。
寒風起,向南翔,
遷徙路上歌聲揚。
湖水清,映身影,
優雅姿態似精靈。
小翅膀,撲棱棱,
跟著媽媽學飛行。
雪雁群,多團結,
互幫互助情誼長。
小朋友,望天邊,
雪雁成行似云煙。
愛護自然愛生靈,
和諧共處樂無邊。
雪雁是雁形目鴨科雁屬大型游禽。身長66~84 厘米,翼展135~170厘米;雙性同形同色,體羽純白,翼翅尖黑色;腿和嘴粉紅色,嘴裂黑色;亞成體頭頂,頸背及上體近灰;有藍色型個體出現,其頭及上頸白色,其余體羽多為黑色;肩部有藍色斑塊,虹膜褐色;雄雁體重大于雌雁。雪雁主要分布于極地的苔原凍土帶,一般棲息在離水不遠的苔原、原野、農田和沿海低地。 它們喜結群,生性膽小,善游泳和飛行。雪雁是素食主義者,在北極,它主要攝食不同植物的根莖耕地玉米種子、雜草和木賊屬植物。在越冬期間,則主要攝食谷物以及莊稼的嫩枝。雪雁是終身一夫一妻制,每年的5月下旬,它們就開始回到海岸平原一帶筑巢,在巢里面鋪滿雜草,產下4~6枚蛋,孵化期為 22~23 天。雪雁壽命為25年。雪雁為罕見的籠養鳥,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雪雁是鳥類中為數不多的食草鳥類,可以說是鳥類王國里真正的食素者。雪雁遷徙的路程非常精確,年復一年,它們都沿同一條路線飛行,從不改變。飛行時成有序的隊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雪雁是中國“三有保護動物”,也是安徽地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形態特征】
雪雁身長66-84厘米,翼展135-170厘米,嘴鋒49.5-58.4厘米,雄雁體重2700克,雌雁體重2500克。壽命25年。雙性同形同色,體羽純白,頭和頸有時不同程度的染有銹色,初級飛羽黑色,羽基淡黑色,初級覆羽灰色,翼翅尖黑色,腿和嘴粉紅色,嘴裂黑色。亞成體頭頂,頸背及上體近灰。有藍色型個體出現,其頭及上頸白色,其余體羽多為黑色,肩部有藍色斑塊。虹膜暗褐色。雪雁身披潔白的羽毛,黑色的翼尖點綴其中,相映成趣,顯示出瑰麗多姿。
【大小量度】
【棲息環境】
雪雁的活動區域主要是苔原。越冬區一般選在沼澤地、沙洲、濕草甸、沿海的農作地及稻茬地。繁殖于北美極地的苔原凍土帶,少量繁殖于西伯利亞的朗格爾島;越冬于北美洲的亞熱帶及溫帶地區,偶見于日本及中國東部。
【生活習性】
雪雁性喜結群,從數只至幾千只不等。在繁殖季節,雪雁兵分幾路,在格陵蘭島的西北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亞的東北部都留下了它們的蹤跡。那些非繁殖雪雁則會遠離繁殖群體及其所在小河、小溪,另尋一塊更加安全的區域,在此換毛,進行遷徙前的準備工作。因為,鳥類的換羽大多是逐漸更替的,使換羽過程不致影響飛翔能力。雪雁的飛羽則為一次性全部脫落,在這個時期內完全喪失了飛翔能力,所以雪雁必須隱蔽于湖泊草叢之中,以防敵害的捕食。8月末,繁殖雪雁和它的子女們以及非繁殖雪雁聚集一堂,最多可達10000只,稍加停頓,就開始了飛往越冬區的征程。雪雁是素食主義者,堅硬的喙很適于挖掘地下植物的根,因此,它主要以植物為食。在北極,它主要攝食不同植物的根莖、耕地玉米種子、雜草和木賊屬植物。在越冬區,則主要攝食谷物以及莊稼的嫩枝。群鳥飛行時發出悅耳的高鼻音,似la-luk,遠聽似幼狗的吠聲。
來源: 岳陽市科技館李昶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