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老年人的視覺功能會出現衰退,老花眼、白內障等也成為老年群體中常見的眼部疾病。普通老百姓對醫學知識的了解有限,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信息接觸面相對較窄、辨別虛假信息的能力相對較弱,在面對白內障、老花眼等困擾時由于治病心切,容易輕信不實的健康宣傳,從而耽誤眼病治療。因此,通過科學的途徑了解正確的健康知識非常重要,有助于改善眼健康認知,提升眼健康素養。

告別舊觀念,走出常見眼病誤區

關于白內障及其治療,中老年人群中存在以下幾個常見誤區。首先,對于白內障的治療,一些患者認為可以通過滴眼藥水或服藥來治愈,實際上白內障只能通過手術解決。其次,一些患者聽說白內障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因此認為它是小手術,其實,白內障手術有難度高低之分,但即使難度最低的手術也需要經過周密的術前檢查、評估,精細的手術操作,以及細心的術后護理才能完成。普瑞眼科醫院集團副總院長,白內障和老視專業首席專家盧奕介紹道:“患者不可忽視術前術后的配合,特別是在術后恢復期應謹遵醫囑,忌煙酒、避免視疲勞,否則可能引起眼底水腫,影響視力恢復。此外,有的患者在手術后可能會過度保護眼睛,例如因擔心水進入眼睛而一個月不洗澡等,這類做法也不可取。通常情況下,手術幾天后,患者就可以恢復正常的用眼活動。”

明確需求+科學評估,選擇適合的人工晶狀體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白內障無需等到成熟期再做手術,患者在感到明顯影響生活時便可以治療。白內障手術中人工晶狀體的選擇至關重要,人工晶狀體用于置換原有的渾濁晶狀體,其類型、功能的不同決定了術后視覺質量的不同。盧奕教授在談及人工晶狀體的選擇時表示:“傳統的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只能滿足看近或看遠的需要,無法兼顧所有距離,術后仍需要眼鏡輔助;全視覺三焦點人工晶狀體可以恢復全程清晰視力,一體化解決白內障、老花眼、近視、遠視等問題,術后可以擺脫眼鏡束縛。此外,為避免對眼睛造成重復傷害、引起并發癥,人工晶狀體一旦植入后非硬性需求不建議輕易更換,選擇時最好一步到位。”

眼科手術十分嚴謹,患者需要在術前明確自己的治療訴求,包括是否需要摘鏡、對遠、中、近視力的要求等。此外,醫生還會結合患者的屈光度數、眼底健康狀況等綜合研判,經過慎重評估和充分溝通后最終確定人工晶狀體的類型。

保持良好心態,重塑優異視力

術后恢復時間是患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實際上,無論植入何種人工晶狀體,手術后都會經歷視覺適應和重塑的過程,但具體的恢復時長因人而異。多看綠色植物、保持積極的心態對視力恢復大有裨益。

在長期與眼病患者接觸的過程中,盧奕教授發現,視覺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壓力會引起或加重眼部問題。以干眼癥為例,大約有一半的干眼癥是由長時間注視電子設備和過度用眼引起,另一半則是由心理原因導致。此外,有的眼病患者在做完眼保健操或眼部局部按摩后,眼病癥狀能夠得到改善,盡管這些措施主要是促進血液循環,并不能直接治療眼病,但它們所帶來的積極心理效應卻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從而有益于眼部健康。反之,眼部疾病也會導致心理問題,許多中老年人因為白內障、老花眼導致的視力下降而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參與社會活動,由此引發的心理問題比比皆是,包括孤獨、沮喪、焦慮等。

因此,面對眼部問題應該保持積極的心態,同時主動尋求治療以捍衛視覺健康,讓健康的心理狀態與清晰的視覺相輔相成,從而提高生活品質。

牢記囑托,愿把光明送給更多人

眼科醫生有著“光明使者”之稱,在多年的從醫生涯中,盧奕教授經歷了許多令人感動的“光明故事”。不久前的一位患者令他印象深刻。盧奕教授回憶說:“這是一名集白內障5級硬核、小角膜、先天性虹膜缺損、眼球震顫、青光眼等多種復雜眼部疾病于一身的患者。盡管出生不久后她的右眼就完全失明,左眼也僅有0.01的微弱視力,但她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還因熱心公益事業,先后獲得“中國十大杰出青年”、“中國十大女性新聞人物”等殊榮。”

如此優秀的女性,卻備受眼病折磨,盡管三十余年坎坷的求醫路上她屢屢碰壁,隨著年齡的增長,左眼的白內障也愈發嚴重,但她始終不愿放棄一絲光明希望。幾經輾轉來到上海,這位患者找到了盧奕教授。經過詳細檢查后,盧奕教授說:“雖然她的眼部手術條件非常不理想,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視力也接近失明,還有多種眼病交織的復雜情況,手術風險和難度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我不愿意放棄每一個患者,希望能盡全力幫助這位優秀的女性繼續煥發風采。”

盧奕教授將手術的難度和嘗試的決心告知了患者,雖然有70-80%的概率能恢復視力,但患者的激動之情已經溢于言表。“您只要盡力,什么結果我都愿意承擔”,患者殷切托付的心情,盧奕教授至今還歷歷在目。經過充分的術前評估與方案風險預案的規劃,手術順利取得成功。術后第二天,這位患者的視力恢復到0.01-0.02之間。“雖然這樣的視力對于正常人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她來說已然是一個‘奇跡’,我也很驕傲地分享我們共同創造了這樣的‘奇跡’,正是因為這些動人的瞬間,具象化地體現了眼科醫生這一職業的內涵與價值。” 盧奕教授自豪地說。

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守護美好“視”界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盧奕教授表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未來愿不負信任囑托,幫助更多渴望光明的患者。

來源: 醫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