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冬天來了
又到了家長們催著穿秋褲的季節

“記得穿秋褲,不然老了會得老寒腿”
到底什么是老寒腿?
不穿秋褲真的會得老寒腿嗎?

什么是“老寒腿”?
我們常說的“老寒腿”其實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不少人覺得“老寒腿”是凍出來的,但寒冷不是導致老寒腿的直接原因。
“老寒腿”的誘因是關節軟骨老化與磨損,目前認為衰老、肥胖、外傷、勞損等因素會加快膝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
一旦得了膝骨關節炎,膝關節可能會出現以下癥狀:
膝關節長期反復疼痛,運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
活動關節的時候有“咔咔響”聲音,甚至有走路“打軟腿”的情況。下蹲困難或蹲下去后站起來費勁,上、下樓梯疼痛明顯。
部分患者還會有所謂“晨僵”癥狀,每天早上起來,腿腳總是活動不開,這種情況還出現在久坐、久站之后,但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
嚴重的患者會出現下肢肌肉萎縮,還會因關節積液并發滑膜炎出現關節腫脹。
當關節炎進展到后期,就會逐漸出現膝關節伸不直也彎不了的情況,部分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羅圈腿”或者“X 型腿”。

怎么預防“老寒腿”?
雖然目前尚不能完全預防骨性關節炎的發生,但是通過一些措施可以減少或延緩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避免久站、久坐:久坐久站會造成腰椎、髖關節、膝關節的慢性勞損。建議維持同一個姿勢不超過40分鐘。
少做傷膝蓋的動作:過多的、反復的負重屈伸膝動作,會加速關節的磨損。
減輕體重:肥胖會加重關節面的負擔,進而加速關節結構磨損、老化。適當的健康減肥可以緩解關節炎引發的疼痛和肢體障礙等癥狀,還對治愈關節炎有著積極的作用。
注意膝關節保暖:受寒和“老寒腿”之間雖然沒有直接關系,但寒冷會加重“老寒腿”的癥狀。覺得冷的時候穿秋褲或佩戴護膝,加強膝關節保暖,或能緩解疼痛。

防治“老寒腿”的誤區
老寒腿是老年人的病
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對較大,但這種病并非與年輕人無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老寒腿的幾率也會增加,如果年輕人不多加注意也有可能會患上老寒腿。

老寒腿治好了不會再犯
老寒腿經過治療后會有所好轉,癥狀也會完全消失。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寒腿是一種環境病,一旦遇上誘發此病的氣象環境就很容易復發。天氣寒冷時,尤其需要注意做好關節保暖。

哪兒疼就鍛煉哪兒
老寒腿的主要癥狀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有些患者把膝關節作為主要鍛煉部位。經常以半蹲姿勢,做膝關節前后左右搖晃的動作,這樣是不科學的。半蹲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最大,搖晃反而會加重磨損,加重疼痛。

什么時候應該穿秋褲?

每個人對寒冷的耐受能力不同,如果平時感到雙腿冰涼或從戶外回來后,腿部溫度遲遲不能恢復,就應該穿秋褲了。
從氣溫來看,當白天最高氣溫低于10℃時應該穿秋褲。
此外,經常久坐或末梢循環不好的人,即使氣溫不是很低,也會有手腳冰涼的情況。這類人應該盡早穿秋褲、厚襪子,并且每天睡前用熱水泡腳,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

來源: 人民網科普、央視一套、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