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袁女士吃晚飯時,不慎將一根魚刺咽下,當時咽喉劇痛,吞咽困難。隨即使用“土辦法”:手摳咽喉部、大口吃飯、喝食醋、喝“九龍水”,但均無效果,疼痛愈發明顯。

12月22日上午,袁女士喉部異物感越加明顯,便到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就診。

(喉鏡下取出的弓形魚刺)

門診醫生魏孜孜接診后,立即予以電子纖維喉鏡下尋找魚刺,經過醫護共同協作,10分鐘后在電子喉鏡下取出一根長約40mm,直徑約3mm的弓形魚刺。看著取出來的那根魚刺,袁女士心有余悸,幸好來了醫院,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科普時刻

一旦出現魚刺卡喉,這些“土方法”并不科學

**1.**吃饅頭,吞飯團

幸運的話,極少數魚刺可能被饅頭等食物順進胃內,但絕大部分魚刺很可能隨著“食物”越扎越深,嚴重者刺破食管和大血管,發生食道穿孔的風險。

2. 喝食醋

食醋在卡刺處停留及接觸時間短,并不能軟化魚刺,因此,食醋順著食道直線順流,對于魚刺來說作用非常渺茫,飲用過多反而會刺激消化系統。

3. 用手摳催吐

咽喉部卡刺時會有不適感,我們會下意識的用手去摳、用筷子夾,這樣可能會使魚刺扎入咽部組織,導致無法發現及取出,還可能摳傷咽部粘膜,造成感染,加重癥狀。

4. 喝“九龍水”

屬于迷信,一定無效!極少數有效者,是因為魚刺黏在咽喉部,沒有扎入軟組織內,所以被水流順入胃內,讓我們誤以為是“九龍水”的奇效。其實這種情況,我們不管喝什么水,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魏孜孜醫生提醒大家:

**異物卡喉要科學處理!**誤吞魚刺后要立即停止進食,禁飲;可以嘗試輕輕咳嗽,異物如果位置卡的較淺,可能會被咳嗽的氣流沖擊力帶出。

一定切忌:喝醋、囫圇吞飯、吃饅頭等“土方法”來解決,胸主動脈與食道平行相伴,隨著吞咽動作,魚刺會不定向游走,強吞其他食物,可能造成魚刺向食道深部刺入,甚至扎破食道威脅胸主動脈,危及生命。

當然最穩妥、最科學的方法就是第一時間去醫院尋求醫生幫助!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 余珍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平江縣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