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伙伴兒在問:“指甲白了?是不是灰指甲?”“指甲裂了,是不是有什么內臟疾病?”“指甲有凹點了,是不是營養不良?”“指甲沒有光澤,是不是亞健康?”“寶寶指甲分層了,是不是指甲發育問題?”“指甲黑了,是不是已經癌了?”……關于指甲的各種問題,不勝枚舉。

如今,隨著社會及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更關注健康,更注重細節,也更愛美。

而指/趾甲呢,它不僅保護我們的甲下組織免受損害,也幫助完成許多拿、捏、抓等精細動作,同時還是我們手部、足部美容的重點,更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它的病變確實是在向我們發出健康警告。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下!

先來看看正常健康的指甲

一起了解一下甲的解剖

用兩張圖讓大家對指甲結構有個初步認識。

再給大家分享一些具體甲的改變以及常見原因

(鉤甲,可見于老年人、甲周血供不良等)

(嵌甲,可見于遺傳因素、機械性擠壓碰撞、甲營養不良、厚甲癥、甲真菌病、穿鞋不當、修甲過短過深、長期站立工作者等)

(鉗甲,甲兩側過度彎曲壓入甲皺所致,可見于外傷、偶見銀屑病等)

(扁平甲,可見于鉤蟲病、缺鐵等)

(杵狀甲,可見于慢性心肺疾病、雷諾病、肥大性骨關節病等)

(凹甲/反甲/匙狀甲,兒童期的生理性;病理性:可見于缺鐵性貧血、雷諾病、冠心病、風濕熱、甲亢、甲減、甲營養不良等)

(甲凹點,近端甲母質局灶角化異常的表現,可見于銀屑病、斑禿、濕疹、手癬、甲扁平苔癬等)

(甲縱嵴,可見于維生素或鈣吸收不良、甲扁平苔癬、慢性濕疹、斑禿、甲減、末梢循環障礙等)

(甲橫溝,近端及經典甲母質受損導致甲板蛋白形成過程中間斷性受阻引起,可見于急性傳染病、S-J綜合征、甲溝炎、腸病性肢端皮炎、外傷、X線損傷、過度修剪指甲、甲亢、妊娠、缺鋅、指甲油中某些色素溶劑促滲劑損傷甲板等)

(厚甲,甲床病理改變導致的甲下角化過度,分為:獲得性(可見于甲真菌病,濕疹,銀屑病,外傷等);先天性(可見于先天性厚甲、掌趾角化、多汗、毛囊角化病等)。因病變在甲床,故如果此類患者需要做活檢完善組織病理檢查則需取材甲床組織)

(甲胬肉,甲上皮不正常地向前生長,覆蓋萎縮或缺如的甲板,與甲床相互融合,可見于雷諾病、瘢痕性類天皰瘡、重癥扁平苔癬、系統性硬皮病、X線損傷等;甲下胬肉,甲床遠端部分與甲板腹面相連,可見于機械損傷、系統性硬皮病、皮肌炎等)

(甲裂,局灶性甲母質活動間斷停止引起,可見于外傷、雷諾病、肝病、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糖尿病、硬皮病、斑禿、先天性梅毒、銀屑病、扁平苔癬、甲髕綜合征等)

(薄甲,因甲母質萎縮,甲板變薄,可見于缺鐵性貧血、周圍循環紊亂、大皰性表皮松解癥、甲扁平苔癬、特異性皮炎、Langer-Giedion綜合征等)

(甲脫落/甲缺失,近端甲母質活動出現停止,可見于細菌性甲溝炎、甲母質炎癥,大皰性皮膚病,外傷,手足口病后期指甲表現等)

(甲分離,甲板從甲床分離,可見于角化過度的皮膚病、化膿性肉芽腫、卟啉病、天皰瘡、大皰性表皮松解癥、銀屑病、甲真菌病、甲下腫瘤、外傷等)



(白甲,可以分為:真白甲(甲板失去透明度,呈白色,遠端甲母質受損,壓之不褪色,隨指甲生長,甲遠端也是白色);明顯白甲(甲床變色導致,指甲沒有改變,壓之褪色,隨指甲生長,遠端顏色仍正常);假性白甲(常見甲真菌病,角質蛋白殘骸及真菌成分導致)。也可以按照白色病變的形態來分:點狀白甲(創傷)、規則的橫白線(砷/鉈中毒、煙酸缺乏癥)、縱白線(毛囊角化病)、全白甲(常顯)。)

(黑甲,可見于惡性黑色素瘤、交界痣、甲下惡性黑子、痣細胞痣、P-J綜合征、Addison病等)

(黃甲,可見于黃甲綜合征、銀屑病、甲真菌病、先天性厚甲、老年人、黃疸、碘仿和氫醌引起外源性甲黃色變等)

接著分享幾個不同疾病的甲的改變

給大家分享的是平時咨詢的最多的幾個疾病的甲改變。

(甲下出血:常見的是因外傷導致甲床出血而成。一般突然出現,邊界清楚,隨指甲生長,向前推移,顏色逐漸吸收。可以是點狀、線狀、片狀。)

(甲母質痣:甲黑、假Hutchinson征)

(甲惡性黑色素瘤:甲黑、Hutchinson征)



(手足口病后指/趾甲改變:甲脫落/甲缺失)

(甲真菌病,也俗稱灰指甲:甲分離、甲隆起增厚、甲色變、甲破損等)

(咬甲癖:明確的咬指甲的習慣,以及咬哪兒哪兒改變,一般只有指甲出現。可以表現為甲胬肉、隆起、甲色變、甲脆裂)

(甲扁平苔癬:一般指甲、趾甲均受累,可以表現為甲胬肉、甲下胬肉、甲變薄、隆起、裂隙、甲剝離、甲增厚、甲色變等)

(甲周疣:甲周角化過度、甲板上移、甲剝離)

當然,指甲的改變多種多樣,千奇百怪

篇幅和時間有限,分享的是平時常問的,以后再另開一文分享更多!

謝謝!

來源: 全能媽媽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