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5歲的男性患者被家屬攙扶著前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患者面色蒼白,雙手緊緊捂著腹部,嘴里不停地喊著:“疼死了。”

據家屬描述,患者在晚餐時進食了大量油膩食物,還喝了不少酒,隨后便開始出現腹部疼痛,起初疼痛尚可忍受,但隨著時間推移,疼痛愈發劇烈,并且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

醫生立即為患者進行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和相關輔助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顯著升高,腹部超聲提示胰腺腫大,結合患者的癥狀、病史以及檢查結果,最終診斷為急性胰腺炎。

一、認識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導致胰腺水腫、出血、壞死等炎性損傷的一種疾病。正常情況下,胰液中的消化酶在小腸內被激活后才發揮消化作用。

但如果膽道疾病導致膽汁反流進入胰腺,或者酗酒、暴飲暴食使胰腺分泌過度旺盛,又或是胰腺受到外傷、感染等因素影響,就可能打破胰腺的正常生理平衡,誘發急性胰腺炎。

二、急性胰腺炎的癥狀表現

**1.腹痛:**這是急性胰腺炎最主要的癥狀,多為突然發作,疼痛性質通常為持續性劇痛,可向腰背部放射,疼痛程度往往較為劇烈,進食可加劇。

**2.惡心、嘔吐:**多在起病后出現,嘔吐后腹痛癥狀通常不會緩解。

**3.發熱:**多數患者會伴有中度以上發熱,體溫在38- 39℃,持續3-5天,若持續高熱不退,可能提示胰腺組織出現壞死、感染等嚴重情況。

**4.低血壓或休克:**常見于重癥胰腺炎患者,主要原因為有效血容量不足,緩激肽類物質致周圍血管擴張,并發消化道出血。

**5.電解質失衡:**患者常因嘔吐、禁食以及胰腺炎癥滲出等因素,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

**6.黃疸:**如果是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由于膽道梗阻,患者可能會出現黃疸,表現為皮膚、鞏膜黃染。

三、急性胰腺炎的診斷與治療

1.診斷

①與急性胰腺炎臨床表現相符合的腹痛;

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

③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學改變

2.治療

①禁食與胃腸減壓。

②補充液體與營養支持。

③抑制胰液分泌與抑制胰酶活性:常用藥物如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質子泵抑制劑等,此外,還可用抑肽酶等藥物抑制胰酶的活性,減輕胰酶對胰腺組織的自身消化作用。

④鎮痛解痙:如哌替啶等。

⑤抗感染治療:常見的有頭孢菌素類、碳青霉烯類等廣譜抗生素。

⑥手術治療:目前首選的治療方式是經十二指腸鏡行Oddi括約肌切開、取石及鼻膽管引流術,即ERCP術。

四、 如何預防急性胰腺炎?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消化內科周艷主任表示:

1.合理飲食,減少大量油膩食物的攝入,同時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過度飲酒,尤其是酗酒。

2 .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3.積極治療膽道疾病。

4.定期體檢,特別是對于有高脂血癥、肥胖、家族性胰腺炎病史等高危人群,更應加強監測。

急性胰腺炎雖來勢洶洶,但并非不可防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時刻保持警惕,從點滴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積極防治膽道疾病,重視定期體檢篩查。讓我們以對自身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遠離急性胰腺炎的威脅,擁抱充滿活力與生機的未來。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消化內科 鄧烽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