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些中老年人常見的“三高”,竟開始盯上了少年兒童。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據悉,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今年以來,月均有40多名肥胖患兒就診,相較以往有所增多,患兒除了查出有“三高”外,一部分合并2型糖尿病,有的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2型糖尿病在少年兒童群體中很罕見,而近年來隨著小胖墩越來越多,發病率明顯上升。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醫生提醒,出現肥胖的年齡越小,患糖尿病的風險越高。
婦幼健康科普
肥胖少年查出“三高”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家住市區的小斌,今年13歲,身高160厘米,體重有68公斤,從小油炸食物就是他的最愛,愛喝各種飲料,不喜歡喝開水,更不愛運動。
日前,小斌突發急性腹痛到醫院檢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報告單顯示,小斌有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血糖,還有中度脂肪肝。他因血脂過高誘發急性胰腺炎,才表現出急性腹痛。此外他的血糖值為19.2mmol/L,顯著升高,確診為2型糖尿病。小斌最近還總說自己身上沒勁兒,伴有精神差,檢查顯示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醫生緊急給小斌辦理住院,經過對癥治療,小斌癥狀好轉,出院后需調整飲食、堅持運動,控制體重并遵醫囑。
“隨著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患病率的上升, 兒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斷增加。”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袁高品介紹,門診中接診的肥胖患兒多在8歲以上,除了查出有“三高”,還有一部分合并2型糖尿病,甚至誘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2024—2030年糖尿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把兒童列入糖尿病的重點人群。袁高品指出,高糖、高脂食品會加速肥胖的發生,此前兒童糖尿病多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見于成年人。
“小糖人”成年易誘發并發癥
袁高品介紹,糖尿病可引起多種并發癥,2型糖尿病患兒,除了影響生長發育,到成年期還會導致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的風險增加及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肝功能異常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預是改變胰島素抵抗的重要方法。
他建議,對體重超標的少年兒童,做好飲食調整、堅持運動,改變不良習慣,科學減重。正常兒童要減少高糖、高脂肪和高鹽食物的攝入,每天保證30-60分鐘戶外運動,保證睡眠充足,避免體重增加過快。
兒童有超重、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母親患妊娠糖尿病、出生時超過4公斤;屬于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家長要加以重視,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肥胖孩子多會出現頸部或腋下皮膚顏色變深,為黑棘皮樣改變,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發展為糖尿病。
孩子如果出現吃多容易餓、喝水多小便多、體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癥狀,伴有易疲勞、精神倦怠,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要盡早去醫院明確診斷。
來源: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