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火葬場”。“早睡”的flag立過N次,但現實永遠都是:敷最貴的面膜,熬最晚的夜。

做不完的工作,打不過去的游戲關卡,沒看完的電視劇……

但你知道嗎?**經常熬夜容易熬出心梗!**當一些癥狀出現,可能心梗已經近在咫尺!

熬夜后,心臟會發生什么變化?

按照預期壽命70歲,平均每分鐘跳動60~70次計算,人的一生中心臟約跳動20億次,源源不斷地將血液輸送到全身,保障機體正常運轉。而夜間是血管內皮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時候,如果打亂它的規律,對心臟的損害會很大。

**長期熬夜,**炎癥因子和白細胞聚集易導致動脈斑塊的形成和硬化,心臟也必須花更多時間、更努力地泵血,工作負荷持續增加。高負荷運作容易出差錯,比如:把控心跳的心臟傳導系統會被打亂節奏,出現心率失常。

此外,長期熬夜導致睡眠不足,身體會分泌壓力激素,如腎上腺素等,這會升高血壓和心率的水平,進而增大心血管系統的壓力。

熬夜后,哪些危險信號要警惕?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熬夜時突然心臟「咯噔」一下,仿佛下一秒心臟就要“蹦出身體”。這種仿佛心臟漏跳了一拍的狀況,被我們稱為早搏現象

早搏是指心臟在工作時,提前出現一次跳動,之后又突然停頓一下的情況,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正常人和心臟病患者均可能發生,喝濃茶和咖啡、吸煙、飲酒、過度勞累、情緒激動、長期失眠、便秘的人,都可能出現一過性早搏。

熬夜后,如果出現早搏過于頻繁,且伴有心慌、胸悶等情況要引起重視。這可能會引起昏厥、休克、充血性心衰、心絞痛等危險情況,還有可能會引發心室顫動,甚至猝死。

為什么年輕人也會心梗?

自己年紀輕輕,身體平時也沒出過什么問題,更沒有冠心病史,為什么心梗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呢?

實際上,**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勞累過度、高壓力狀態、情緒波動大、久坐不運動......**這些生活中看似平常,年輕人樂此不疲的事情,都可能會增加心梗的風險。

正常人尚且不能如此“造”,更別提那些身體本來就有點問題的人,比如肥胖、抽煙、喝酒、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的人群,則更加容易被心梗找上門。

突發心梗怎么急救?

每熬一次夜其實都在把心臟推向崩潰邊緣,大家千萬要引起注意!那么一旦突發心梗 , 該如何急救呢?

1、正確做法

當自己或者家人突然出現胸痛、胸悶或類似癥狀,如果持續時間大于15分鐘,就需要懷疑心肌梗死的可能,可含服硝酸甘油(服用前量血壓,血壓低則不要服用),并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接線員準確位置。

在等待救護車到來期間,建議平臥,不要過多活動。解開患者衣領,保持空氣流通,緩解呼吸困難的癥狀,安撫患者,避免其精神過于緊張。

如果發現患者已經喪失意識、心臟驟停,要盡快采取胸外按壓、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最好是找到附近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對患者進行搶救。

2、錯誤做法

對心梗發作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如果能在120分鐘內得到有效救治,就能大大降低致死致殘的風險。千萬不要拖延,更不能心存僥幸!

疑似心梗發作的情況下,**不要自行開車或步行去醫院,**一旦途中病情加重等情況,后果不堪設想。

心梗發作時,每拖延一秒都會削弱存活幾率。因此不要耽誤時間非要指定某所醫院,要聽從救護人員指揮,就近到醫院診治。

一旦經醫生確診為心梗,并建議進一步治療時,**別猶豫,別想著再觀察觀察,**要相信醫生的判斷,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如何遠離心梗?

心梗的發生絕非偶然,預防勝于治療,讓我們從日常小事做起,遠離心梗!

1、生活作息規律,少熬夜,最好是不熬夜。

2、血壓、血脂、血糖,盡量控制在正常范圍內。

3、拒絕吸煙、二手煙,不酗酒。

4、養成運動鍛煉、戶外活動的習慣。

5、飲食低鹽、少油、清淡,多吃瓜果蔬菜。

6、定期體檢,明確身體健康情況。

長沙泰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江斌介紹說,**低溫天氣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從而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在寒冷的冬季,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心臟健康。

說在最后,在忙于生計、追求夢想的時候,健康也要同步而行才好呀!否則,一旦開始失去健康,再想把健康要回來就難啦!希望大家都能過上準時下班,按時三餐,快樂常伴,健康常在的生活呀!

來源:長沙泰和醫院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

來源: 長沙泰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