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葉蛾成蟲通常將卵產于嫩葉的背面,并以主脈附近為多。幼蟲在卵孵化時直接從產卵部位的卵底面潛入嫩葉上下表皮之間或嫩莖表皮內取食,邊食邊前進,2~3齡是其主要危害期。
潛葉蛾危害
新梢被害后葉片會變得卷曲畸形,同時硬化,其取食行為還能造成葉片發生膜脂過氧化作用,并影響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造成早落。
監測技術
利用性信息素誘捕成蟲。誘捕器可選用三角型誘捕器或藍色水盆或藍板,掛置潛葉蛾專一性誘芯。誘芯一般 4~6周更換 1次,當溫度高且危害嚴重時每 2-3 周更換 1 次,大田每 300 畝左右掛置 1套,每棟溫室可懸掛 1套。置掛于田間木樁或竹竿搭的架子上,平或上方 0.2~0.3 米。
綜合防治
1、農業防治:清潔田園,及時處理殘茬枯葉,鏟除雜草,將其集中深埋或漚肥,減少菜田內成蟲羽化數量;合理安排茬口,穿插種植非喜食植物,以拆橋斷代;蔬菜收獲后清園耕翻,消除蟲蛹,進行高溫悶棚。
2、物理防治:鋪設防蟲網;懸掛黃板或膠條粘蠅;輕微發生人工捏殺。
3、生物防治:保護和利用自然天敵,如姬小蜂、金小蜂等,設施栽培可主動釋放。
4、藥劑防治:使用四唑蟲酰胺、高效氯氰菊酯這兩類產品,內吸傳導性強,有很好的殺蟲、殺卵效果。四唑蟲酰胺作用方式主要為胃毒和觸殺,胃毒活性是觸殺活性的10倍左右。施藥后,幼蟲很快(數分鐘至數小時內)便失去對肌肉的控制,不能活動,并立即停止取食。
來源: 赤峰和潤農業高新科技產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