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周舒義、平生

算法能“聞”出威士忌的香氣和產地

研究人員手持威士忌。| 弗勞恩霍夫工藝工程與包裝研究所

12月19日發表于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的一項研究利用機器學習算法,能確定一杯威士忌酒是產自美國還是蘇格蘭,甚至能以高于人類專家的準確率,識別出每種威士忌最強烈的5種香氣。

威士忌的香氣由多種復雜香味化合物混合而成。因此,僅依據分子組成來評估威士忌的香氣特征非常困難,通常需要人類專家小組,但這需要大量時間、金錢和培訓投入,而且人類評估具有主觀性,參與者之間往往意見并不統一。

研究人員開發了兩種算法,包括一種分子氣味預測算法OWSum和一種神經網絡算法,來評估7種美國威士忌和9種蘇格蘭威士忌的分子組成。分子組成數據來自氣相色譜法和質譜分析的現有結果,這兩種技術可以分離和識別混合物中的成分。作者用算法識別每種威士忌的產地國和最強烈的5種香氣特征,隨后將算法結果與由11名專家組成的小組得出的結果進行了比較。

研究表明,OWSum能夠識別一種威士忌的產地是美國還是蘇格蘭,準確度超過90%。薄荷醇、香茅醇與美國威士忌最為密切相關,而癸酸甲酯和庚酸與蘇格蘭威士忌最相關。OWSum將焦糖味識別為美國威士忌最具特征性的香氣,而將蘋果味、溶劑味和酚感(常被描述為煙熏味或藥味)被視為蘇格蘭威士忌的特征。這兩種算法的平均表現要比人類專家更準確、穩定。

長期輕斷食,小心發量不保

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長期輕斷食的朋友們,也許要在頭發和體重之間作一些抉擇。12月14日發表于Cell的一項研究指出,間歇性禁食(輕斷食)會誘發激活的毛囊干細胞凋亡,從而抑制毛囊再生和毛發生長。

當下,輕斷食在全球成為一種健康時尚。比如最流行的16/8限時進食:只在一天中的8個小時進食,剩下16個小時不再吃東西。其它常見的輕斷食方式還包括隔日斷食和每周兩天斷食等。多項研究認為,輕斷食不僅有助于減重,還可以改善代謝健康、減輕身體炎癥、提升大腦注意力、延長壽命。但它對身體的負作用卻鮮有提及。

研究團隊探索了毛囊干細胞(HFSC)對間歇性禁食的反應。在皮膚組織中,HFSC周期性地激活,毛囊經歷周期性的生長期、再生期和休止期,從而不斷產生新的毛發。研究團隊首先剃掉小鼠原有毛發,然后給這些小鼠設計了兩種常見的間歇性禁食方案——16/8限時進食(TRF)和隔日禁食(ADF,24小時禁食和24小時無限制進食交替進行),并以正常飲食(AL)作為對照組。他們發現,96天后正常進食組的小鼠毛發恢復如初,而16/8限時進食組和隔日禁食組都只恢復了部分區域的毛發,而且顯得稀稀拉拉。這說明間歇性禁食對小鼠的毛囊再生表現出實質性的抑制作用。

三組小鼠的毛發恢復情況對照 | 西湖大學

進一步研究表明,間歇性禁食能夠選擇性地誘導激活的HFSC的凋亡來抑制毛囊再生。然而,這種毛囊再生抑制效應與間歇性禁食導致的熱量減少、晝夜節律改變、mTORC1細胞營養感知機制無關;而與禁食時間的長短成正相關。間歇性禁食激活了腎上腺和真皮脂肪細胞之間的細胞通訊,觸發游離脂肪酸(FFA)快速釋放到生態位微環境中,進而破壞HFSC的正常代謝,提高其細胞活性氧(ROS)水平,最終導致氧化損傷和細胞凋亡。

為了確定間歇性禁食是否會影響人類對頭發的生長,研究團隊還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49名健康年輕成年人,他們被隨機分配到16/8限時進食(TRD)、能量限制飲食(ERD)和正常飲食(ND)。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TRD組的平均頭發生長速度下降了18%,這表明了間歇性禁食對HFSC和頭發生長的影響在人類中同樣存在。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從演化的視角來看,對人類的祖先而言,也許吃飽是偶然,饑餓才是常態。面對饑一頓飽一頓的現實,生命體做出了精細化的應對策略,即使是同在皮膚組織中,表皮干細胞和毛囊干細胞也有著各不相同的生存之道。間歇性禁食似乎觸發了一種古老的剎車機制,暫停身體一些組織器官的再生活動,以適應食物供應的波動。

黑色塑料藏毒引發恐慌?源頭是相關研究少算一個0

12月15日,環境科學和工程期刊Chemosphere發布勘誤,稱其在9月發表的一項關于黑色塑料釋放有毒阻燃劑的研究中,因計算少了一個0,錯誤地認為黑色塑料家居用品會讓人體攝入逼近安全上限的有毒阻燃劑。這項研究此前曾引發廣泛關注,媒體紛紛報道,標題直指黑色塑料威脅人體健康。

十溴二苯醚(BDE-209)是一種溴化阻燃劑,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具有生殖、發育、內分泌和神經毒性。日常家居用品,包括廚具、外賣盒、玩具和發飾所使用的黑色塑料,部分可能由電子垃圾回收制成,從而含有這種有毒物質。

研究人員分析了黑色塑料廚具在烹飪過程中,會有多少BDE-209釋放并進入人體。他們測試了203件黑色塑料家用產品,包括109件廚具、36件玩具、30件發飾和28件食品餐具。結果發現其中有14件含有BDE-209;黑色塑料廚具可能導致的每人每天暴露量中位數為34700 ng。為衡量這個量是否安全,論文將其與美國環境保護局(EPA)給出的安全上限(每天每公斤體重7000 ng)進行對比。按成年人體重60公斤計,論文算出安全上限42000 ng,而34700 ng顯然已逼近這一上限。

這聽起來相當危險。但問題在于60乘以7000不是42000,而是420000。這樣一來,暴露量實際不到安全上限的1/10。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科學與社會辦公室主任Joe Schwarcz指出了這一錯誤?!拔谊P注塑料方面的一切,這是我的專長之一?!彼诓稍L中表示,“我數學不錯。”

在勘誤中,作者寫道:“我們錯誤計算了60公斤成人的參考劑量,把每天420000 ng寫成每天42000 ng。因此我們聲明,把‘計算得出的每日攝入量將接近美國BDE-209參考劑量’修改為‘計算得出的每日攝入量仍比美國BDE-209參考劑量低一個數量級’。我們對這個錯誤感到遺憾,并已在論文中進行了更正?!钡髡哒J為該錯誤并不影響論文的總體結論,論文通訊作者Megan Liu在采訪中表示,這是一個“筆誤”,并堅持阻燃劑污染令人強烈擔憂,仍然建議盡量避免使用黑色塑料廚具。

勘誤發布后第二天,12月16日,學術出版數據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以“編輯質量不達標準”為由,將Chemosphere從SCI中剔除。

Joe Schwarcz表示,用“納克”作單位容易夸大數據,改用更常見的“微克”會更合理。“這在科學文獻中很常見,特別是那些試圖引起人們對某種毒素關注的文獻。”他說,“這一切當然值得關注,但你必須慎重其事,你必須確保你的數字正確無誤,然后再去嚇唬人。”

人類首份月背古磁場信息

在12月20日發表于Nature的一項研究中,我國科學家利用嫦娥六號采回的月球背面樣品,獲取了人類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場信息,填補了月球磁場中晚期演化的數據空白。研究團隊通過分析樣品中記錄的約28億年前的磁場信息,發現月球磁場強度可能在該時期發生了反彈,與先前認為的月球磁場在約31億年前急劇下降且一直處于低能量狀態不同。這項研究填補了月球古磁場記錄中長達十億年的空白,并首次提供了來自月球背面的古磁場測量結果。

地球液態外核導電流體的運動如同一個“發電機”,其產生的磁場像保護傘一樣包裹著地球,屏蔽宇宙射線,保護地球的大氣和水等宜居要素,形成適合生命繁衍的環境。研究表明,現今月球已經沒有全球偶極磁場,但也曾有過與地球類似的“磁場發電機”。

嫦娥六號玄武巖樣品磁場記錄揭示28億年前存在相對活躍的月球磁場發電機 | 中國科學院

科學界此前認為,月球在42億年前至35億年前期間,存在相對活躍的磁場,強度接近現今地球磁場水平。磁場在約31億年前急劇下降,且此后一直處于低能量狀態。但此前發表的月球古磁場強度數據主要集中在30億年前,月球磁場中晚期演化數據長期缺乏。而嫦娥六號月球樣品記錄的磁場信息來自約28億年前,研究人員對4顆毫米級玄武巖巖屑樣品開展磁學研究,發現月球磁場在約28億年前發生了反彈,明顯不同于此前認知。研究認為,反彈原因可能是在約28億年前,“月球磁場發電機”的主要能量來源發生了變化,或初始驅動機制再次增強。研究人員表示,團隊未來將在此基礎上對“月球磁場發電機”開展進一步研究。

美國FDA更新健康食品標準,白面包、加糖酸奶并不健康

12月19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宣布,重新定義其健康食品的標準,只有達標食品才能在包裝上標注“健康”字樣,以助消費者建立良好飲食習慣。FDA數據顯示,美國人中逾75%攝入乳制品、水果和蔬菜不足,77%攝入的飽和脂肪超標,63%攝入的添加糖超標,90%攝入的鈉過多。

FDA網站當天發布消息說,可貼“健康”標簽的食品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含有美國膳食指南推薦的至少一種食物種類,例如水果、蔬菜、谷物、脫脂或低脂乳制品以及蛋白質食物;食物中添加的糖、飽和脂肪和鈉的含量不超標。至于食品中應含推薦食物種類或相關成分的具體數量,則因具體產品情況而異。

新規中新晉的健康食品 | FDA

據美聯社報道,這是美國首次對其國內流通的食品中添加糖的量限定標準。根據新標準,一些食品將不能像從前那樣在包裝上標注“健康”字樣,例如白面包、含糖過多的酸奶、麥片和水果混合飲料等。牛油果、橄欖油、三文魚、雞蛋和部分混合堅果則將躋身健康食品之列,甚至白水也能貼上“健康”標簽。上述新標準將在2個月內生效,相關食品生產商須適時作出相應調整。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回復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系后臺。

來源: 返樸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