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厚敏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楊蓉婭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 主任醫師
頭癬是一種由皮膚癬菌感染毛發和頭皮導致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它可以通過直接或密切接觸患病的貓、狗等動物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被污染的梳子、帽子等物品傳播,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
在臨床上,按照頭癬的不同表現,可以分成四型,即白癬、黑點癬、黃癬和膿癬。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白癬是由于真菌在毛發外面感染、生長引起,會出現斷發,在毛發生長出頭皮3-5mm左右的位置折斷,在折斷毛干的外面,可以看到菌鞘,就是一個白色的鞘膜包裹著發干。我們可以在這個菌鞘部位查到真菌,明確診斷。
黑點癬中的真菌感染、生長在毛干內,頭發的脆性會高一些,頭發長出頭皮以后,不能夠支持生長,立即折斷,所以我們在頭皮只能看到一個個的黑點,稱之為黑點癬。
膿癬中炎癥反應劇烈,與感染的皮膚癬菌是親動物或者親土壤性的真菌相關,它們感染人體以后能夠致病,而且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炎癥反應,如紅腫、膿皰、丘疹等表現。
黃癬是一種很特殊的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黃癬痂,伴有特別的氣味,目前臨床上已經比較少見了。
在以前,由于衛生狀況不太好,就醫也不是特別及時,膿癬、黃癬的發病率都比較高,這兩種類型的頭癬即使治愈以后,頭發也不能夠再生長,會導致形象損毀。由于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就醫及治療比較及時,頭癬的發生率降低了,預后也好了很多。
還需要大家了解的是,頭癬要和發生在頭皮上的其他皮膚病進行鑒別,如頭皮上的脂溢性皮炎、頭皮銀屑病、拔毛癖或瘢痕性禿發等。
鑒別要點主要就是頭癬會有斷發,其他頭皮上的皮膚病,可能有紅斑,也可能有頭發脫落的情況,但沒有斷發。
另外,如果從檢查上對這些疾病進行鑒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真菌鏡檢和培養,找到真菌是最直接的鑒別方法。
脂溢性皮炎,表現為脂溢部位的紅斑,也有鱗屑,但這個鱗屑是糠皮樣鱗屑,臨床描述是以細小的、碎碎的鱗屑為主,一般不會出現斷發。
此外,脂溢性皮炎可能會伴有瘙癢,出油比較明顯,而且易反復發作,誘因與緊張、油膩辛辣的食物攝入有關系。
頭皮銀屑病,表現為頭皮鱗屑性紅斑,好發在發跡的部位,如前發跡、后發跡,或者側方發跡。表現出來的鱗屑是一種粘著性鱗屑,可以一層一層地刮掉,不會有斷發,但會出現束狀發,就是一束一束的頭發。頭皮銀屑病可伴有其他皮膚的銀屑病皮疹或甲銀屑病表現。
目前,頭癬的治療原則可以總結為五點,即剪、洗、擦、服、消。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剪,就是剪發,盡量剪短,去除病發。
洗,就是洗頭,用藥之前要先清潔,去除鱗屑、病發。正常洗頭就行,也可以用一些抗真菌的洗頭液,藥物成分通過洗頭滲入毛囊,可起到一定的抗真菌作用。
擦,就是擦藥,擦一些外用的抗真菌藥物。
服,就是口服藥物,頭癬跟其他淺表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不一樣,可能單用外用藥物無法完全根除,必須口服藥物,比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都可以選擇。
消,就是消毒,頭癬是有傳染性的,尤其是一些住宿的學校,包括幼兒園,可以通過梳子、枕巾等傳染,所以消毒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