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艷紅 段躍初
近年來,50 歲以下人群中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fā)病率不斷攀升,這一驚人趨勢讓臨床醫(yī)生們憂心忡忡,也引發(fā)了科學界對其背后原因的深入探尋。而《科學美國人》雜志在 2024 年 12 月 13 日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揭開了這一謎團的關鍵一角。
該研究由 Lauren J. Young 撰寫,研究人員對美國 81 人的結直腸癌腫瘤樣本進行分析后發(fā)現,這些腫瘤中存在大量促炎的ω-6 脂肪酸,而有助于抑制炎癥的ω-3 脂肪酸卻嚴重缺乏。炎癥,本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為愈合傷口或抵御感染而啟動的正常防御反應。但早在 19 世紀,研究人員就發(fā)現顯微鏡下的結腸腫瘤看起來像“愈合不良的傷口”。長時間的炎癥泛濫會損害細胞,削弱其對抗?jié)撛诎┘毎L的能力。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南佛羅里達大學的外科教授 Timothy Yeatman 懷疑,ω-6 脂肪酸很可能主要來源于超加工食品,畢竟我們日常飲食中的許多成分都會影響身體的炎癥水平。
如今,大量的超加工食品和快餐都使用籽油進行烹飪。這些籽油,如常見的從油菜籽、玉米、葡萄籽和向日葵籽中化學加工提取的植物油,價格低廉,因而被廣泛應用。但它們含有高濃度的ω-6 脂肪酸。不過,研究目前還無法確鑿地將結腸腫瘤中檢測到的脂質與任何特定的食物或油類建立直接聯(lián)系。
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飲食與健康的關系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下,它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從公共衛(wèi)生的角度看,如果能夠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中的籽油與結腸癌之間的關聯(lián),那么這將對食品行業(yè)的生產標準和消費者的飲食選擇產生深遠影響。對于個人而言,了解這些潛在的健康風險,有助于我們更加審慎地選擇食物,優(yōu)化飲食結構,從而降低患病風險。
專家們也對這一研究成果發(fā)表了各自的見解。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麻省總醫(yī)院胃腸病學家、哈佛醫(yī)學院醫(yī)學教授 Andrew Chan 指出:“過去的研究已經探討了飲食模式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系。一些富含ω-6 脂肪酸等促炎油類的飲食模式,與較高的癌癥風險相關;而像地中海飲食模式等富含健康油脂的飲食,則似乎與較低風險有關。此外,也有研究關注ω-3 脂肪酸(如魚油)對預防結直腸癌的潛在作用,不過相關研究結果并不一致,仍需更多深入探索。”Chan 還提到,遺傳、運動、生活方式以及化學或環(huán)境暴露等因素也可能影響結腸癌的發(fā)病風險,“食物進入人體后的轉化、代謝過程極其復雜,最終如何導致脂質等物質在組織中的變化,目前還存在許多未知,需要進一步填補這些空白,才能完整地闡述飲食與癌癥的關系。”
Yeatman 則進一步解釋了脂質與炎癥的關系:“當我們的手或皮膚受傷時,最初會因炎癥而紅腫,隨后恢復,這是因為炎癥的消退。哈佛大學的 Charles Serhan 近期發(fā)現了‘脂質類別轉換’現象,即身體在正常愈合過程中,會從炎癥階段轉換到消退階段,而這主要是由一些ω-3 衍生脂質引導的。但如果炎癥得不到控制,就可能引發(fā)癌癥。”
關于炎癥如何影響癌癥發(fā)展,Chan 認為:“炎癥會導致組織發(fā)生改變,使細胞更難正常更替,從而更容易不受控制地生長,最終形成腫瘤。炎癥還會營造一種環(huán)境,使組織的 DNA 更易發(fā)生突變,進而引發(fā)癌癥。此外,炎癥也可能削弱身體自然對抗癌癥發(fā)展的能力。不同的脂質和油脂可能通過特定的途徑影響炎癥以及組織的正常修復,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影響可能會促使組織因細胞的失控生長而發(fā)展成癌癥。”
至于為何會出現促炎脂質和促消退脂質的失衡,Yeatman 表示:“這些脂質歸根結底來源于飲食。從 20 世紀 50 年代至今,人體脂肪中ω-6 脂質(即促炎的一面)的水平急劇上升,這很可能是西方飲食變化導致的,而其中超加工食品是關鍵因素。超加工食品中不僅含有脂質,而且許多加工過的籽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向日葵油和紅花油等,幾乎存在于我們購買的所有包裝食品中。以超市里的面包為例,非本地烘焙坊制作的面包,其成分表中常常含有大豆油等難以識別的成分,此外,薯片、鷹嘴豆泥、沙拉醬、餅干、蛋糕和派等食品中也都有。不僅是籽油,玉米喂養(yǎng)的牛肉與草飼牛肉相比,ω-6 與ω-3 的比例也高得多,但草飼牛肉在超市中很難買到,因為其成本高、養(yǎng)殖周期長。”
那么,ω-6 脂肪酸對健康就一定有害嗎?Yeatman 解釋道:“ω-6 是一種必需脂肪酸,人體需要它,但不需要達到與ω-3 脂肪酸 30 比 1 的比例。問題在于我們在食品中過度使用了籽油,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其他多種來源獲取ω-6 脂肪酸,所以我認為籽油不一定對人體有益。當然,并非所有接觸籽油的人都會出現問題,但兩者之間很可能存在聯(lián)系。由于需要多年的飲食歷史數據來證明,所以這種聯(lián)系很難確鑿證實。在我們確定其安全性之前,我認為默認的做法應該是減少攝入。”
這一研究雖然尚未蓋棺定論,但無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們重新審視日常飲食中的超加工食品和籽油的攝入。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明確其中的關聯(lián),為我們的健康飲食提供更精準的指導,幫助我們在美食與健康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遠離癌癥的威脅,擁抱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Ultraprocessed Foods High in Seed Oils Could Be Fueling Colon Cancer Risk|Scientific American
來源: 科普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