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艷紅段躍初

在湖南的一個小鎮上,有個女孩叫曉琳,因一次同學聚會聲名遠揚。當時桌上擺著白酒,同學們互相敬酒,氣氛熱烈。曉琳也參與其中,一杯接一杯,不知不覺竟喝下四斤白酒,卻面不改色,談笑風生,同學們驚訝不已,紛紛稱她“千杯不醉”。

此事傳開后,成了街頭巷尾的談資,也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記者找到曉琳,邀請她參加一檔健康挑戰節目,想在更嚴謹的環境下見證這一神奇酒量。節目現場,醫生和健康專家也在一旁準備觀察她飲酒后的身體反應,同時確保她的安全。

曉琳在眾人目光下開始喝酒,一杯杯白酒下肚,速度不快但穩定。隨著飲酒量增加,周圍人愈發緊張,她卻依舊平靜,沒有絲毫醉酒跡象,臉色正常,思維清晰,說話有條理,這讓現場觀眾發出陣陣驚嘆。

然而,醫生們沒有被表象迷惑,他們知道如此大量飲酒必然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只是可能尚未顯現。飲酒結束后,醫生立刻對曉琳進行全面身體檢查,包括血液、肝臟功能、神經系統等各項指標檢測。

檢查結果讓所有人震驚。曉琳的肝臟指標嚴重異常,轉氨酶大幅升高,意味著肝臟細胞受損;血液中酒精濃度極高,遠超常人能承受的范圍;而且她的神經系統也出現了輕微麻痹跡象,只是尚未在行為上表現出來。若繼續這樣飲酒,她極有可能陷入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原來,曉琳體內存在一種特殊的酒精代謝酶變體,這種變體使她初期分解酒精的速度比常人快,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大量飲酒而不表現出醉酒狀態。但這并不代表酒精沒有傷害她的身體,只是傷害被暫時掩蓋。

從生物學角度看,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代謝。首先,乙醇脫氫酶將酒精轉化為乙醛,這是有毒物質;然后乙醛脫氫酶將乙醛進一步轉化為無害的乙酸,最終排出體外。曉琳的特殊酶變體可能使乙醇脫氫酶的活性增強,但長期大量飲酒,肝臟負擔過重,無法及時處理乙醛等有害物質,導致肝臟受損,同時神經系統也會因酒精刺激而受損。

這個故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酒量好”而忽視酒精對身體的潛在危害。據統計,長期過量飲酒人群患肝硬化的風險比常人高出數十倍,患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的概率也大幅上升。而且,酒精代謝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即使像曉琳這樣初期看似能承受大量酒精的人,身體最終也會不堪重負。

適量飲酒才是健康之道。對于成年人來說,男性每日飲用酒精量不宜超過 25 克,女性不宜超過 15 克。這相當于男性每天飲用白酒不超過 2 兩,女性不超過 1 兩。我們要明白,身體的健康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一次看似厲害的“千杯不醉”背后,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健康危機。珍惜身體,從理性對待飲酒開始,莫讓酒精悄悄偷走我們的健康資本。

來源: 科普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