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專家:彭國球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

18歲胃癌患者

曾每周吃三頓燒烤

28歲女子因患胃癌,胃部次全切

24歲設計師胃癌晚期

問“為啥是我”

“胃癌年輕化”“胃癌早期無癥狀”等話題

頻繁登上熱搜

那么,年輕人如何保護自己的胃?

早期無癥狀又該如何篩查?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喂”出來的癌癥——胃癌!

一、胃癌年輕化

近年來,年輕人患胃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在全球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上升趨勢。

國家癌癥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胃癌的年發病人數超過35萬,位列所有惡性腫瘤第5位;死亡人數超過26萬人,位列惡性腫瘤第3位。

同時,專家介紹,雖然我國胃癌高發年齡集中在45歲以上,但近年來,屢有年輕人被確診胃癌,應該引起警惕和重視。據了解,我國胃癌患者大約占全球40%。

二、一周三頓小燒烤,“吃”出幽門螺桿菌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覃吉超教授接診的胃癌患者中,最年輕的只有18歲。一名患者罹患低分化腺癌,是一種易復發、易轉移的惡性腫瘤。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覃吉超介紹,這個病人有一個特點,長期吃燒烤類食品、腌制食品和熏烤食品,胃癌發病率就會增加。

醫生在診療中發現,這名年輕的胃癌患者,通常每周吃三頓燒烤。目前患者在微創手術中切除胃的三分之二,已經出院。

三、幽門螺桿菌

胃癌的死亡率,位列所有癌癥前三。專家稱,胃癌確診病例中,大部分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且幽門螺桿菌在人群中可以相互傳播。

那么,吃燒烤為何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又是怎么發展為胃癌的呢?

1、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可以寄生在人類胃部的致病菌,與胃潰瘍、胃炎乃至胃癌等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危害不容小覷。2022年,美國發布新版致癌物清單,幽門螺旋桿菌被列為明確致癌物,中國感染率近60%。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后,大多數人沒有明顯癥狀,一部分人會患上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出現腹痛、腹脹、反酸、噯氣(打嗝)等癥狀,如果不經治療,少數患者會慢慢演變直至胃惡性腫瘤。

2、燒烤與幽門螺桿菌

其實,燒烤會誘發癌癥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燒烤在制作過程中,會產生含有苯并芘的煙氣,隨而黏附在食物上。世衛組織已將苯并芘列入為1類致癌物,明確對人體具有致癌作用。此外,肉類的蛋白質成分在高溫下易與糖類產生雜環胺。并且,肉類、蔬菜或者是海鮮食物在燒烤之前,一般都需要進行腌制。如果腌制時間過長,很容易產生致癌物——亞硝胺,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腸癌等癌癥的主要誘因之一。

在以上致癌因素中,貌似和幽門螺桿菌無關,但如果常吃燒烤,會給胃增加很大的負擔,嚴重影響著腸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給胃黏膜形成刺激性,破壞胃黏膜屏障,這樣就會導致大量幽門螺桿菌滋生,如果患者本身就有腸胃不適的話,還會加重不適癥狀,使得幽門螺桿菌更加難以根治。

3、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多是由于“病從口入”。

家庭實行分餐制是可以阻斷幽門螺桿菌“從口入”的最佳途徑。

不吃生食或太燙的食物。如果不吃太燙的東西,特別是火鍋、燒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這樣就能保護胃黏膜,增強其抵抗力,那么幽門螺桿菌的入侵條件又被削弱了很多。而且食材在烹飪前一定要清洗干凈,不喝未經處理的水,盡量不吃生食。

及時洗手、清潔口腔。講究衛生,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后一定要認真洗手。

高危人群定期檢查。建議容易被感染的高危人群,每2—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50歲以下的成年人,每3年做一次胃鏡; 50歲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四、早期無癥狀怎么辦?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很多出現胃部不適的患者,一旦被確診是胃癌,幾乎都是中、晚期。專家強調,胃癌早期無癥狀,篩查是關鍵。

專家介紹,胃癌比較難發現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就是早期的時候沒有癥狀。當有癥狀的時候多數都是中、晚期。所以如果想早期發現胃癌,最重要的就是進行篩查。

此外,專家還介紹,根據國家最新的胃癌早篩的指南要求,具備高危因素,比如說胃癌家族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建議胃鏡一年一查。

目前我國早期胃癌發現率總體偏低,在一些大城市,隨著人們篩查意識提高,早期發現率有所提高。胃疼、反酸、胃酸、胃脹等不適癥狀持續時間較長時,有可能是胃病向胃癌轉化的征兆,切勿自行診斷或買藥,應及時就診,排除癌癥可能,早診早治,早期胃癌五年治愈率超過九成。

來源: 北京科學中心